拖欠|资金链断裂!社区电商独角兽贝店拖欠1.6亿元货款,百余商家上门维权( 二 )
植护是2018年最早入驻贝店平台的品牌之一。
彼时,社交电商赛道如日中天,云集刚刚赴美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在内的巨头也扎进了S2B2C的生意里,贝店当时被称为杭州“电商四小龙”之一。
植护创始人郭鹰与张良伦曾有过直接的合作接触,郭鹰告诉《中国企业家》:“那时候看到我们年纪差不多,觉得他做事挺踏实的,而且贝店生意越来越好,感觉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于是植护与贝店开始了深度合作。
在贝贝网的股东列表上,IDG资本、今日资本、高榕资本、北极光创投、新天域资本等知名资本赫然在列,贝贝集团成立至今获得6轮超2亿美元融资。这些知名投资机构的背书也增加了商家对贝店的信任感。
郭鹰没有料到,贝店会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个境地。
疑点
这两个月,商家们发现了更多疑点。
“6月,明明平台已经无法出账单了,小二却还在疯狂鼓动商家报‘618’大促活动,光是‘618’的货款我就砸进去70多万。”沈梦表示,“维权现场还有一个商家,是今年6月份才入驻平台的,这证实当时贝店还在招商,光保证金他就交了8万元。”这些钱如今都不见了踪影。
一位走诉讼途径的商家,声称已经成功申请财产保全,但根据商家提供的三个贝店相关资方账户显示,两个账户账上基本为零,剩下的一个账户只有200块钱。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表示,即使是走法律途径,供应商可能也无法获得全额清偿。走诉讼道路,肯定无法避免财产保全:
一方面,财产保全过程要求提供财产保全方的财产线索,而商家所掌握的财产线索有限,并不清楚财产保全方的资产所在;
另一方面,只能对包括贝店所属的杭州贝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贝佳”)进行财产保全,贝佳虽是贝贝集团子公司,但其公司及法人都是独立的,即使破产清算,也不会牵连贝贝集团。商家与贝佳之间的债务以及合同纠纷,只能针对贝佳进行财产保全,无法对母公司贝贝集团进行财产保全。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志浩则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如果商家入驻的时候,贝店曾在合同内外表示专款专用,那平台可能存在违约或合同诈骗问题。
另一疑点在于,商家们怀疑贝店或涉及资金挪用。
《中国企业家》曾报道,一批杭州电商,如云集、贝店、蜜芽、格家网络等,今年以来都嗅到了新机会,不约而同地向新品牌领域发起冲击,贝贝集团上线了新国货高端品牌希美。就在今年3月,贝店举办了一场“贝店×希美2021品牌春季发布会”。
当时,张良伦在会上宣称“2021年贝店将All in希美,押注自有新品牌”。作为贝贝网旗下全资的创业平台,希美在今年4月上线,定位高端路线,品类涉及化妆品、营养品、洗护日用品等品类。
就在几天前,贝店APP首页及推送都发布了一则“希美×贝店重启计划”,8月23日起,原贝店店主可花99元直接升级为希美VIP。在商家们看来,希美和贝店,就是两个班子,一套人马。
一边是贝店的商家们焦头烂额,另一边,希美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位从外地赶来的维权商家,刚下火车就在杭州站看到了希美的广告,“这边这么多人在讨债,希美却在如火如荼到处推广,到处拉人。”他认为这十分滑稽。
李旻表示,这可能涉及资金挪用问题。虽然贝店隶属于贝贝集团,但贝佳属于独立的法人主体,公司的财产应当是独立于股东的,如果网传挪用贝店资金支持希美属实,那么这就属于母公司挪用独立子公司资金,换一种说法就是股东挪用公司资金,其中可能涉及法人人格否认问题,更进一步说,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推荐阅读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三七互娱|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林均全加盟字节 任抖音生态战略负责人
- met元宇宙火爆:美国虚拟房地产吸引数百万美元投资
- ipo|叮咚买菜被曝大裁员!回应称消息不实,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 Thunes|前SWIFT中国区负责人新任跨境支付公司Thunes资深副总裁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软银|孙正义再次出手,国产企业获百亿投资,欲打造另一只“独角兽”
- 南极人|“掏家底”式购入多个亏损品牌,南极电商斥资5亿做的是亏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