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用的什么武器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军队的素质、装备的军械都是当时最好的,《阿古柏伯克传》描述左宗棠的军队“这是一支完全不同于亚洲的中国军队,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 。
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用的什么武器
文章图片

收复新疆前,西安和兰州局仿制了大量德国枪炮,装备精良 。
军火由东南运往陕甘时间长,费用高,于是在西安、兰州两地办制造局,甘肃火药局、陕西军需局等,就地生产军火,能工巧匠全由沈葆桢从福州船政局抽调、国外招募等,仿制了德国普式螺丝枪、后膛七响枪、后膛上响枪,改制连架劈山炮、布鲁斯螺丝后膛炮等,所需的子弹、火药大部自给自足,所以当时的兰州成了西征新疆,积需军火的大本营,武器和弹药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
《阿古柏伯克传》描述左宗棠的军队“这是一支完全不同于亚洲的中国军队,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 。
左宗棠军的西洋装备:好钢用在刀刃上
当时,洋务运动已经开始了,虽然数量有限,但还是一定程度改善了清军的装备 。
不过,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等主要为李鸿章所控制,产品大部分供应淮军和海防部队 。
因此,左宗棠接任陕甘总督后,先后在西安、兰州设立机器局,就地制造军火 。
1874年时,兰州机器局已经可以制造铜引、铜帽、大小开花炮子,并能仿造德国的线膛炮和后膛七响步枪了 。
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用的什么武器
文章图片

1875年时,该局已经可以仿造马梯尼步枪了 。
单纯就仿造水平而言,这已经是非常先进了 。
要知道,马梯尼步枪,在1871年才成为英国的制式步枪,
问题是:产能不足 。
兰州机器局的规模非常小 。在整个1875年,仿制德国后门线膛炮20尊,后膛七响枪数十杆 。(这是大清缺乏统一规划的结果,湘淮各派,各机器局自己搞自己的,各行其是 。如果大清能做出统一规划,清军的装备何至于乱七八糟?)
有产能有限,因此,开战前,左宗棠又从德国购买了一些火器 。
但总体上,左宗棠军的西洋装备比例不大 。
不过,从兰州制造局的生产产品,我们能看出左宗棠的思路 。
数十杆枪,无异九牛一毛,但20尊后门线膛炮意义重大,极大提高了左宗棠军的攻城能力 。
这也是左宗棠的基本思路:左宗棠军队没有条件大规模生产、装备西洋装备!只有将有限的西洋装备集中于对火力要求最高的火炮上 。
至于大规模装备,用于野战的,还是青睐经过改进的“土装备” 。
“魔改”装备
左宗棠没有能力大规模生产新仿制的西洋装备,但大规模生产“魔改土装备”还是没问题的 。
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用的什么武器
文章图片

劈山炮早在乾隆时期就为清军常用的装备,攻坚能力一般,但用于野战还是很猛的 。
不过,由于工艺所限,当时的劈山炮行制大,沉重 。
镇压太平天国,多是沿长江作战,运输起来还算好 。
到了大西北,如此笨重,运力有限,就难以大规模使用了 。
左宗棠请洋匠将“劈山炮”进行改造 。
【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用的什么武器】经过改造的劈山炮,“身只五尺,能放半斤子,半斤群子,可致远四五里”,而且,安装了架子,可以不用人扛,是一种典型的轻型野战火炮(劈山炮准确的说不是火炮 。而是一种类似散弹枪的炮 。没有炮弹,从炮口装填石头、铁块,压紧后发射 。) 。
“抬枪”,可以装备散弹,是清朝中期对付骑兵冲击最有效的武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