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中国历史上的六大遗憾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的六大遗憾
文章图片

靖康二年(1127年) , 金兵攻陷汴京(开封) , 上自徽、钦二帝 , 下至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 , 都被金兵俘往北国 , 北宋就此灭亡 。
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簿等仪仗法物、宫中用品、书籍、印板、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图 , 连同宫人、内侍、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 , 全部被金人席卷一空 。
金军除了索取金银绢帛之外 , 又抢去皇帝玉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 , 以及各种珍宝玩物 , 掳走百工、技艺、宫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和皇子、皇孙、后妃、帝姬(公主)、亲王等贵族 , 与太上皇宋徽宗一道押送金营 。
据说 , 宋徽宗当时听到金银财宝等被掳掠的消息毫不在乎 , 等听到他精心收藏的皇家藏书、藏画也被抢去 , 才仰天长叹几声 。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的六大遗憾
文章图片

6 九鼎失踪
秦汉以后民间就广泛流传禹铸九鼎传于商周的故事 , 如《史记》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用于祭祀 , “遭圣则兴” , 周灭亡“鼎乃沦伏而不见” 。
《资治通鉴外纪》更说“禹复为九州 , 收天下美铜 , 铸为九鼎 , 以象九州” 。大禹治水不仅使九州恢复了生机 , 而且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
九鼎就是由九州的贡金所铸 , 所以可引申为国家统一的象征 。它遭圣则兴 , 乱世沦伏 , 因此不仅是统一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 还是盛世的象征 。
夏亡 , 成汤把九鼎移至商邑 , 又为殷镇国重器 。殷亡 , 九鼎为周所得 , 周武王又迁至洛邑 。陈于西周镐京 。周公制礼作乐 , 创列鼎制度 , 所谓天子九鼎 , 诸侯七鼎 , 大夫五鼎是也 。鼎于是成为权力的象征 。
“问鼎”成为争夺天下权力的表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秦掠取九鼎时传说九鼎突遇风浪沉没于泗水 , 秦始皇曾派人多次打捞 , 始终没能得手 。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的六大遗憾】记载着中华民族统一历史的九鼎就此失去了下落 。自夏禹铸九鼎 , 作为传国之宝 , 这九鼎就成为权力和国家的根基和象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