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拼多多为何“不放过”农业
文章插图
?深响原创 · 作者|萧拙
拼多多每次发财报都会成为行业焦点,这次同样有两点格外受到外界关注。
- 第一点,拼多多赚钱了,其首次在标准会计准则下实现盈利,且24.14亿的净利润大超预期。这终结了长期以来该平台“增长只能靠烧钱”的争议。
- 第二点,拼多多并不准备就此走上强调盈利的路线。陈磊时代的拼多多延续了平台此前对农业的重视,且科技底色更加浓重。财报发布的同时,拼多多推出“百亿农研专项”,宣布将不以行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给农业科技从业者和劳动者更多动力。
自2015年创立以来,农业始终是拼多多的基本盘。在诸多行业新贵以各种方式涉足这个古老产业的背景下,拼多多的作为,与各路同行都不一样。
“改造”农业,有多难“改造农业”也好、“赋能农业”也好,这都不是新鲜概念。各路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都试图参与进农业效率的提升中,但作为一个古老的产业,加上各种“时代遗留问题”,这件事比想象的要难太多。
以部分互联网公司切入的农业流通环节为例,国内传统的农业流通体系相当繁杂,农产品从产地被生产出来后,需要先进入产地批发市场、再到中转地批发市场、然后是销地批发市场,最后才进到零售端。
如此流通程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产业背景:国内农业的发展更多是小农经济,产地相对分散,源头直采存在困难。但批发商的层层转手也带来了大量问题,如原产地品控缺失、物流损耗、交易链条长、存在价格波动风险等等。
痛点显而易见,因此不少互联网“改造”都集中了在流通环节,或是末端的分销环节,即试图通过缩减中间环节来降本增效,在链条的局部做文章。这一思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端买菜的成本,但并不宽广的利润空间未必能够撑起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更关键的是,只在链条的局部做精简的话,对于更上游的农户、乃至农业整体的增量价值创造而言,作用并不是太大。

文章插图
繁杂的流通体系只是农业效率提升的阻碍之一。农业要发展,离不开生产端农户种植水平、田间地头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消费端与生产者之间高效的需求对接。简言之,只有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均实现效率提升,农业才能真正获得整体增量。
而拼多多正在推进的,正是这样一个农研大工程。
拼多多的大工程无论是崛起时的“农村包围城市”路径,还是平台长期以来对农产品的倾斜,拼多多和农业之间都算得上渊源颇深。
不过,拼多多与农业的联系,远不只是为农产品提供线上销售渠道。作为“立身之本”,拼多多在农业上的投入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所做建设均是行业的基础工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端,拼多多把视线投向了更底层的技术可能性,并把希望押在了年轻人身上:
- 2020年5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导下,拼多多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发起了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来自全球的顶尖团队参与进高原草莓AI种植挑战赛,共同探索一批有价值的“人机协同”草莓种植方案,并将其输出到更多草莓产区。
- 2021年,“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举办到第二届。这一次依然邀约了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各团队需要利用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前沿技术,挑战六个月内种植出高质量、高产量的番茄。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甜玉米|北上广一站购齐,大乡村年货升级:拼多多30亿红包聚焦全国全球尖货好物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gt2|拼多多 realme 超品日开启,这些价格让人难以拒绝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百叶窗|淘宝上要价900的杜亚电动百叶窗拼多多上就卖600,让我来试试水
- 拼多多|稳健前行开新局丨中国电商版图即将重新改写!吉林,“新电商”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