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得天下一大半的陈友谅为何会迅速输给朱元璋?朱元璋亲自给出要点( 二 )
文章图片
鄱阳湖大战
但为什么陈友谅建汉称帝后仅四年就有鄱阳之败,接着就国破身亡呢?究其原因,绝非出于陈友谅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的主因的 。
陈友谅先事文俊,后又杀文俊,这虽然是内部分裂的一个表现,但杀之有理,因为倪文俊首先在起义军中制造矛盾,因此,不论陈友谅主观想法如何,杀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维护了团结 。可是时隔不久,陈友谅不顾起义军的利益,特别是在攻占太平后,陶醉于胜利,忘乎所以,野心勃发,谋杀其主徐寿辉 。尽管徐寿辉“术强无他能”,而且一直是“权在臣下,徒存空名尔” 。
文章图片
陈友谅故居
可是他却是皇权的象征,对起义军起着号召和团结的作用 。陈友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他就不可能料到自己黄袍加身,竟会使“将士皆离心” 。反映最强烈的是明玉珍,“友谅弑其君寿辉自立,玉珍曰:“与友谅俱臣徐氏,顾悖逆如此”谋以兵讨之,不果 。乃东守夔关,绝不与通,立庙祀寿辉” 。1362年,明玉珍称帝,国号夏,建元天统 。起义军彻底分裂了 。陈友谅失去了对内部的控制力量,开始走上众叛亲离的败亡道路 。
文章图片
影视形象
对照朱元璋对小明王所采取的手法,问题就更为明显,朱元璋自己势力越强,表面上对小明王尊奉越高,甚至惧怕张士诚把这块招牌抢去,竟然冒险亲自出征,劫来小明王软禁于滁,待到自己称帝条件完全成熟,还要假借他人之手除之,以保持自己的清白 。即使在小明王被他除掉之后,在一些公开场合,朱元璋仍假惺惺地抬出这个无害的偶象,为自己谋利益 。狭隘的利己思想,使陈友谅过早的不择手段地杀了徐寿辉,从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强了敌方势力 。
鄱阳大战,陈友谅身亡,朱元璋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友谅亡,天下不足定也” 。何以如此?因“自元人失驭,群雄蜂起,逐鹿之夫,所在都有”,然而,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等”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 。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游,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朱元璋在刘基的启发下,终于认识到众多政治军事集团中能与自己匹敌抗衡的只有陈友谅,如不灭其于始初,将来则必败于其手,于是他采纳刘基的意见,“首规伪汉,后取伪吴,成算在胸,次第不爽”。步骤确定了,首先就不择手段,想方设法瓦解陈军,联合其他武装集团,甚至不惜勾结元军,孤立陈军,集中兵力以武力打击陈军 。陈友谅屡战屡败,最后只有孤注一掷 。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得到的也只能是彻底失败的惨局 。
文章图片
朱元璋书法
陈友谅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迷信于武力 ,“矜其强大,日寻于长矛大镞之间”。朱元璋在总结鄱阳大战时就说到这一问题:“汝不闻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陈友谅兵虽众,人各一心,上下猜疑 。矢引用兵连年,数败无功,不能养威俟时 。今日适劳于东,明日又驰于西,失众心也”。朱元璋接着评论说:“夫师贵时动,动则威,我以时动之师,威不振之虏,将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鸷鸟搏击,巢卵俱覆,此所以为吾破也” 。陈友谅只是一个擅长厮杀的勇将,而不是一个象朱元璋那样精通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懂得配合战争进行相应的政治斗争,“从个人器度及政治谋略,上结统治阶层之合作,下取人民大众之支持,旁争兵敌之归附,则陈氏固不能望元璋之项背” 。
推荐阅读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腾讯|被约谈点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马化腾还扛得住吗?
- 熊猫烧香|还记得“熊猫烧香”吗?那制作这个病毒的小哥,现如今怎么样了?
- qq|觅伊APP社交产品测评:得女性者得市场
- 腾讯|坏消息接二连三,这一次,马化腾还扛得住吗?
- 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天下物|他们都因长的像马云而走红,三代“马云”的贫富差距却如此之大
- 说出你的故事|2021年这一年你过得如何?虎年一起参加余额宝“年年有余”活动吧
- d抖音入局本地生活,做得起来吗?
- 林清轩山茶花润肤油适合油性皮肤吗?值得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