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规模|外卖行业的未来在哪?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于见专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外卖行业在中国迅速发展,每一天点外卖的环节成为打工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在工作之余选择爱吃的外卖,可能下班回家后仍然点外卖,这是很多打工人生活的常态。在外卖品种不断扩充、商家不断入驻、消费者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外卖行业正在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网络消费习惯渗透至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不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4.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1124万,占网民整体的43.5%;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07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67万,占手机网民的43.7%。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外卖行业规模不断扩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达6646.2亿元。同时,受外卖平台的影响,我国外卖用户也呈大幅度增长,2020年中国外卖用户规模已达4.56亿人。其中青年群体占比超一半以上。
“钱真是太难赚了”“现在外卖太难做了。”小刘无奈的说。这是普遍商家共同露出的心声。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消费者进行外卖点餐主要有五种场景,包括工作日早午餐、工作日午餐、下午茶以及夜宵和节假日。其中,在工作日早午餐点外卖的占比37.7%,工作日晚餐点外卖的占比29.5%。也有23.1%的消费者选择在下午茶时间点外卖,24%的消费者选择在夜宵时间点外卖。在节假日点外卖的场景占比最少,占11.4%。
34岁的小刘在市中心地段开了一家麻辣香锅店,虽然生意不错,但是赚不到什么钱。举一个真实的例子,麻辣香锅大家都吃过,以正常的订单为例,五份配菜的锅底加一碗米饭,平台报价为28.8元,商家店铺20元减免五元,扣除平台服务费五元,平台每周还会有优惠劵,优惠5-10元不等,一共算下来商家最后的收益仅为4-5元甚至更低,刨除成本后更是寥寥无几。商家只有订单收入一项收益,而平台有数种花样让收益一降再降。
曾有商家曝光最终收入表,菜价加餐盒费一共为45元,商户代金券补贴、商户活动补贴、替用户承担配送费、服务费,四项减免高达30元,最终收入只有15元。商家一单收入在平台扣除20%的金额,如果想要招揽客源,压过竞争对手更是要降低收入,补贴配送费、扣除服务费是最基本的,有时出活动更是要做亏本买卖,商家真的是在为平台打工。
外卖平台作为商业体为了运营和盈利必须抽佣金,抽佣金一般在22%-24%。有部分地区强制商家专送,不允许降低佣金,为了补贴和参加活动还要签独家。搞的商家们苦不堪言,为了盈利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
对于新开业的商家来说,外卖平台是最好的推销手段,外卖小程序对于商家来说至关重要。店铺刚刚起步,同类型的商家不在少数,如何能够在短时间赢得更多的客源,必须要进行全面市场推广,让用户更加透明的关注到产品实际价值以及服务的内容。外卖小程序的制作也至关重要。
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全新推广模式,如何引流至关重要,迎合市场的变化,满足客户的需求,突出特色服务内容,吸引用户眼球。商家需要真正的了解到小程序的具体操作方式,全面优化操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条件,这也是走向市场的重要渠道。现在几乎每家店家都开启外卖配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上的客源,客户们能足不出户购买几公里内的食物。
2020年疫情爆发,外卖行业受到重创。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95.0%的受访餐饮商家表明疫情期间门店营收下滑明显,营业额遭受拦腰式下滑的受访餐饮商家占比过半。面对疫情期间客流减少以及门店租金的压力,转战线上、拥抱第三方外卖平台,成为餐饮商家自救的主流选择。以线上作为主要战场的受访餐饮商家占78.0%,较疫情发生前增加了63.1个百分点。受访餐饮商家普遍认可第三方外卖平台在疫情期间的引流效果,约七成受访商家透露疫后将继续留驻外卖平台并加大外卖业务投入力度。
推荐阅读
- 网络攻击|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