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二 )


文章图片

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 , 这些皇子怎么可能不是汉惠帝的儿子 。试问谁会给自己儿子 , 生生造出6个假儿子 。同时从史书的记载来看 , 对于这些皇子身份的认定 , 用了“相与阴谋”四个字 。司马迁、班固出于政治正确 , 虽然并没有直接点明功臣们对汉惠帝一系子孙的污蔑 。但他们仍然使用了春秋曲笔 , 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
最终 , 功臣们杀入宫中 , 将汉少帝、梁王、淮阳王、常山王等人全部诛杀 。就这样 , 刘邦的嫡系子孙 , 全部丧生于功臣们的屠刀之下 。而汉惠帝 , 生生落得个性无能的恶名
其后 , 功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 , 将刘邦的旁系子孙——代王刘恒一系迎入长安 , 并排除了在诛杀诸吕中立下大功的齐王一系 。很显然在功臣们看来 , 旁系的刘恒更好控制 。
刘邦|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文章图片

更加吊诡的是 , 刘恒称帝前后 , 他的王后以及四个嫡子皆神秘的死去了 。对此 , 史书仅有一个简短的记载:
“代王王后生死难 , 先代王未立为帝而王后卒 。及代王立为帝 , 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 , 这个结果都太冰冷、太诡异了 。因此 , 一直有人猜测 , 代王后与四个皇子都非正常死亡 。吕后在世时 , 她为了增强吕氏的力量 , 曾让刘姓诸侯王和吕氏之女结亲 。而刘恒 , 或许也不例外 。若果真如此 , 功臣们很可能会杀死吕氏代王后以及四个吕氏之子 , 用以防止吕氏外戚死灰复燃、反攻倒算 。
写到这里 , 笔者着实为功臣们的狠辣、无情以及编瞎话的能力感到胆寒 。由此可见 , 刘邦杀功臣绝不是杀多了 , 而是杀少了 。“君弱臣强” , 功臣几乎必然作乱 。因此 , 朱元璋才会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大杀功臣 , 实际是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 。很显然 , 朱元璋吸取了刘邦的教训 。
刘邦|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文章图片

《资治通鉴》对于“诸吕之乱”的记载告诉我们 , 读史不能读表面 。这是因为史家往往出于政治目的 , 留下很多春秋曲笔 。我们必须联系前后文 , 找寻史学家真正想展示给我吗的真相 。因此欲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 , 应该多读、细读《资治通鉴》 。毕竟在所有史书中 , 《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 , 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 , 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 , 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 。因此 , 陶陶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 , 集27位教授、学者 , 历时3年 , 合译而成 。
刘邦|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文章图片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 , 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 , 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 。而是尊重原文 , 逐字逐译 , 不多增一个字 , 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 。不以“现代眼光”作解 , 更不平添枝叶 。做为历史爱好者 , 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