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焦虑的丁磊,向腾讯开炮( 三 )


IPO暂缓后,网易云音乐走到了“在线音乐”和“社区化”的十字路口。
在社区化上,网易云音乐所做的倾斜愈发明显。在今年8月底上线的8.5版本中,网易云音乐将“关注”设为一级入口。同时,“云圈”新增群聊功能,原“云村”板块整合了Mlog和歌房两大板块,在线音乐内容之外,音乐社交成为其延展想象力的新方向。
换言之,网易云音乐越来越不像一个音乐播放软件了。
上述曾在网易云音乐工作过的产品经理称,网易云音乐的优势还是在于用户更年轻,平均年龄不到20岁,“如果它能不断吸纳年轻人,十年后随着用户音乐品味的提高,还是有爆发空间的。”
但在求生存还是求用户体验的道路上,网易云音乐也开始面临新的阵痛。在社交媒体上,常有老用户抱怨如今的界面太乱、评论区“无病呻吟”。还有用户称,自己费力创建的歌单,如今全都加入了VIP。在2020年“网抑云”出圈后,网易云音乐推出 “云村评论治愈计划”,加强对虚假评论的治理,但对其评论生态的改变助益不大。
盈利也始终是摆在网易云音乐面前的难题,虽然毛利率在2021年第二季度首次转正,亏损造成的影响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
网易云音乐人一度被视为网易云音乐对抗腾讯音乐的杀手锏。如今,随着独家版权规则的改变,这部分群体也开始担心起自身的定位。
网易云音乐人徐一回忆,过去几年中,网易云音乐对音乐人的扶持政策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分成比例也相对稳定。在她看来,无论独家版权归属如何,对网易云音乐而言,独立音乐人和原创力量依旧是最重要的存在。“网易云音乐、虾米、咪咕等平台一定程度上是靠小众的独立音乐人和团体在获取收益,而不仅仅是唱片公司售卖的大热歌曲。”
音乐制作营销公司奔跑怪物创始人高航也相信,无论行业如何发展,未来的空间依然很大。“其实互联网最有魅力的是to C业务而不是to B。大家依然会争先恐后地去分食在线音乐这块大蛋糕,只是现在各家平台需要动脑子认真想方法,看如何能够在夹缝中萌新。”
高航认为,现阶段的变化在于,传统唱片公司、国际唱片公司曲库版权、独立音乐人私有版权被拉回至同一起跑线,平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支付保底金,同时思考自身购买的究竟是内容流量,还是品牌价值。而网易云音乐要做的,或许是在全新的背景下,参与全新的博弈。
但目前,网易云音乐出师不利,在这一轮跟版权方的合作谈判上已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有市场传言称,网易云音乐在此轮沟通了十余家唱片公司进行非独家版权交易谈判,但是,“都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与某些版权方的沟通难以推动,甚至电话和邮件沟通意向表达了十几次,也基本得不到有效回应。”
这或许是让丁磊感到焦虑的直接原因,甚至让他公开向腾讯开炮。其实,对于这位网易云音乐的当家人来说,到底要把他最爱的产品带往何处去,是他最该想清楚的问题。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