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光绪皇帝实行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 二 )


光绪皇帝非常倾慕康有为的才能,即便康有为是一个六品小官也仍然惦记着,还对康有为大加赞扬 。此时的光绪皇帝一定是被慈禧控制了,维新变法就要失败了,在皇帝被控制的最后一刻,为了保护康有为还不忘提醒康有为赶紧逃走 。
于是康有为当场表态:皇帝对我有如此的知遇之恩,我怎么能跑呢?皇帝有难,我们作为臣子,要发动各种力量去解救光绪皇帝 。后来就搞出了谭嗣同夜访袁世凯,鼓捣袁世凯围园杀后、叫上大刀王五这样的江湖人士去解救光绪皇帝等等的狗血剧 。
但是站在光绪的立场,这道谕旨其实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康有为当时各种激进的主张让慈禧和光绪都感到了害怕,慈禧便干涉了这个事情,要光绪不能再用康有为这样的人 。此外恭亲王奕訢临死的时候也说过,康有为就是个广东小人,不能用 。而且几乎所有的朝臣都认为康有为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如果用这样的人,不要说主持变法,即便是待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都没什么好事 。当时几乎所有的高层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让康有为出局 。但是康有为是著名的变法人士,清朝也在变法期间,也不能把康有为治罪,就以让康有为到上海办报纸的由头让康有为出局 。
9月18日,光绪从颐和园回到了宫里(谕旨是从颐和园下的,很可能是光绪与慈禧协同了立场之后发了这道谕旨) 。当天下午一个叫杨崇伊的人来到颐和园,恳请太后回朝训政,理由是光绪皇帝用的康有为那些人根本就不行,还打了一堆小报告 。慈禧在听了杨崇伊的话后,便决定回宫 。
慈禧|光绪皇帝实行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
文章图片

▲根据最新的研究,慈禧实际上当时并不想发动政变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回宫就是要发动政变,但是现在经过大量历史学家的考证,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慈禧太后的这次回宫可能是为了好几件事,第一件事是当时在山海关一带英国和俄国有不正常的军事调动,可能会引发边患;第二件事是第二天光绪皇帝要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按照当时的舆论来说伊藤博文可能被清朝聘为客卿,主持清朝的变法,这对于慈禧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慈禧认为既然发生了这么多事,自己就要回宫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
更重要的是,根据档案记载,第二天也就是9月19日慈禧的行程也说明她的回宫并不是发动政变 。当天早上慈禧在颐和园用完早饭后就坐船到了万寿寺码头,上岸后到万寿寺上香拜佛,之后从广源头码头上船,顺着水路到了西直门,到倚虹堂码头找了处行宫少坐,少坐后换轿,从西直门到西安门,然后再缓缓进宫 。这就是慈禧从颐和园到宫中的整个过程,就这样一个节奏是在发动政变吗?这完全是慈禧太后每次还宫走的正常程序,而且是浩浩荡荡大队人马提前准备好的一次还宫 。
当天晚上慈禧确实与光绪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因为第二天光绪在接见伊藤博文、袁世凯的时候,根据当时的记载光绪有些打不起精神 。可以肯定的是当天晚上没有发生政变,因为如果发生了政变,光绪皇帝第二天也不可能独自出来接见外国客人 。其实在当天晚上,慈禧要求光绪皇帝不仅不能用康有为,还要把康有为抓起来 。
到了21日,慈禧就发下谕旨抓捕康有为,给康有为定的罪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只是这八个字,没有别的 。因为康有为在17日接到了光绪皇帝的谕旨,所以在20日早上就跑掉了,因此慈禧也没有抓到康有为,结果却抓到了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也就是后来的“戊戌六君子”之一 。
这几天政局的变化特别复杂 。先说慈禧,21日发布抓捕康有为的谕旨后就觉得事情搞定了,便回了颐和园,跟上面说的程序一样,只是倒过来了而已 。再说康广仁,在他被抓后就屈打成招,供出了围园杀后的惊天大案,当然还包括康有为的种种狗血计划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康广仁是个革命志士,在被抓后面不改色心不跳,大声怒斥道,你们这些人不但要对皇上下手,还要对我们下手,要是再过几天我们的计划就要成功了之类的云云 。总之,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围园杀后的事情还真不是袁世凯告的密,而是康广仁招出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