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皇帝是如何看待元朝的?

元朝和清朝都是兴起于中原之外、之后统一中原和北方游牧区域的大一统王朝 。清朝(后金)在兴起和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漠南蒙古是重要助手 。早在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即对元朝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那么,清朝诸帝是如何看待元朝的呢?又如何将元朝历史用以清代国家治理?
再次实现大一统
元朝上承宋朝,下启明朝,是继唐朝之后又一个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 。元明鼎替之后,明朝未能统一蒙古高原,北元政权在一段时间内同明朝并立,后来,北元政权逐步演变成为明人眼中的鞑靼部 。鞑靼部之西为明人眼中的蒙古瓦剌部,瓦剌部是同鞑靼部并立的政治力量 。明天启至崇祯年间,后金联合漠南蒙古部分封建主击败了黄金家族嫡系后裔林丹汗 。崇祯八年,林丹汗子额哲投降后金,后金得到大元传国玉玺,漠南蒙古诸部基本为后金所统治 。崇祯九年四月,皇太极以获得传国玉玺为契机,接受皇帝尊号,改国号为“大清”,改天聪十年为崇德元年 。
入关之后,清廷采取多种方式先后统一了中原和藩部地区,实现了大一统 。康熙三十年,清朝组织漠南、漠北蒙古在多伦诺尔会盟,确立了对漠北蒙古的统治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封青海蒙古诸部首领为亲王、贝勒和贝子,标志着清朝开始统治青海蒙古 。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清朝统一新疆,原明瓦剌大部分地区和南疆地区为清朝所统治,清朝基本实现了大一统 。
清朝|清朝皇帝是如何看待元朝的?
文章图片

北京雍和宫内的御制《喇嘛说》碑文
雍正朝时,曾静等人持“盖以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等观点,对非汉民族刻意贬低和污蔑,认为元朝等朝几无可取之处 。雍正帝在反驳曾静等人时,一方面承认元朝后期确有弊政,另一方面又认为元朝前期皇帝并非无道,“如元代混一之初,衣冠未改,仍其蒙古旧服,而政治清明、天下又安……衣冠之无关于礼乐文明、治乱也”,雍正帝以元朝历史为例,认为王朝的治乱同族属和衣冠并无关系,而同统治者的德有关 。针对曾静等人贬低元朝的言论,雍正帝反驳道:“元之混一区宇……其政治规模颇多美德 。”强调元朝曾实现大一统,在政治上也有可取之处,后人否认元朝的功绩并不公道 。雍正帝还以明朝君臣评价元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信用儒术,立经陈纪”为例,强调即便是明人,也无法漠视非汉王朝元朝皇帝元世祖等人的善政,亦是强调了清朝同样可将国家治理好 。此外,乾隆帝曾就元朝是否为“中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辽金皆自起北方,本无所承统,非若宋、元之相承递及为中华之主也” 。在乾隆帝看来,王朝的正统性与民族无关 。
【清朝|清朝皇帝是如何看待元朝的?】此外,清朝还以元朝黄金家族身份区隔蒙古诸部 。北元黄金家族在经历明初败局、内乱等低谷之后,到明正德初年,达延汗巴图孟克再次统一东蒙古,实现忽必烈一支黄金家族的振兴,“并青海及乌斯藏,控弦十余万” 。明末清初时,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首领大多为黄金家族达延汗后裔,而明代瓦剌即清代漠西蒙古首领为非黄金家族后裔 。从后金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到乾隆朝统一漠西蒙古,清朝统一蒙古诸部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 。在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清朝与漠南蒙古实行满蒙联姻,使得该部成为清朝统治全国的重要依托,正如顺治帝所言:“尔等亦世世为王,享富贵于无穷 。”清朝在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最大的对手便是漠西蒙古 。清初在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除了满蒙联姻之策,亦有分而治之之策 。蒙古诸部内部在族源上比满洲人同蒙古人的关系更为亲近,为了淡化蒙古诸部内部的族源认同,特别是分化黄金家族后裔和非黄金家族后裔,清朝在经略北部边疆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区隔黄金家族与非黄金家族来分化蒙古势力,进而服务于清朝的大一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