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叛国投敌,他没有兄长伟大,但也不是小人

中国人历来讲求“气节” , 在尊严与信仰面前 , 生死不值一提 。因此 , 人们称赞宁死不降的英雄豪杰 , 唾骂苟且偷生的精明汉奸 。在很多人看来 , 英雄与奸贼都值得被铭记 , 只是待遇天差地别罢了 。
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 曾涌现无数英雄好汉 , 自然也有不少汉奸贼子 。南宋末年 , 曾有过这样一对兄弟 , 他们两个 , 哥哥是名垂青史的忠臣典范 , 弟弟则被人讽刺软骨头 , 地下无颜见兄长 。他们便是文天祥与文璧 。
文天祥|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叛国投敌,他没有兄长伟大,但也不是小人
文章图片

公元1276年二月 , 文天祥前往元军中谈判时被扣押 , 太皇太后自觉翻身无望 , 向元军提出投降 , 宋恭帝退位 。朝中大臣怕元军对赵氏赶尽杀绝 , 偷偷将另外两个皇子送出了临安城 。
不久后 , 文天祥在被押送北上的途中脱身 , 奔赴福州 , 在此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共同拥立小皇帝赵昰 。此后 , 他又投身于战场一线 , 带兵抗元 。
文天祥|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叛国投敌,他没有兄长伟大,但也不是小人
文章图片

公元1278年 , 赵昰因病去世 , 陆秀夫拥立赵昺为帝 , 带兵逃亡至南海 , 十万军民被逼跳海 。而文天祥在海丰被俘 , 张世杰也战败沉船 , 南宋全线溃败 , 于次年3月彻底灭亡 。
元军来到文璧任知州的惠州城下时 , 城中仅有兵马数百 , 再顽抗无异于螳臂挡车 , 文璧选择了大开城门 , 迎接元军入城 。这一次没有抵抗 , 也没有流血与死亡 。
或许是看过世事变幻 , 淡泊了名利;又或许得知兄长被俘 , 自己却无力挽回 , 心中愧疚;又或者只是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 。这之后 , 文璧便带着家人归隐山林 , 不愿再受诏做官 。
文天祥|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叛国投敌,他没有兄长伟大,但也不是小人
文章图片

三、兄长慷慨就义 , 弟弟继承遗志
然而事与愿违 , 蒙古人为了巩固权利 , 在全国范围推行汉化 , 因此急需汉人官员 , 便三番五次地下令召见文璧 。见蒙古人如此威逼利诱 , 文璧恐怕自己再抗令 , 会惹恼这些人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 , 他下定决心与家人分别 , 应召前往元大都 。
文璧在元朝做了官 , 文天祥却在元朝天牢里遭受酷刑 。听闻弟弟不仅开城门投降 , 还奉诏做官 , 文天祥不仅没有对弟弟失望 , 反而夸赞文璧做官是为了尽孝 。
文天祥|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叛国投敌,他没有兄长伟大,但也不是小人
文章图片

他还解释道 , 自己入朝为相 , 从道义上必须殉国;而弟弟文璧保全性命 , 也只是为了侍奉母亲 , 庇佑家族 , 二人一忠一孝 , 都没有错 。作为兄长 , 文天祥确实对弟弟了如指掌 。
文天祥就义以后 , 文璧便继承了兄长遗志 。尽管当着蒙古人的官 , 遭受着汉人的辱骂 , 却仍为了救助汉人奔走多年 , 凡是可以造福民众的事情都尽心尽力 , 任劳任怨 , 鞠躬尽瘁 。
他还遵从长兄嘱托 , 费尽千辛万苦 , 收集文天祥在狱中所作的诗篇 , 这才让文天祥的传世名作不致失传;他又回到祖宅 , 为文天祥立下祠堂 , 教育家中后辈不可忘记文天祥的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