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文章图片

西欧基本上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较均匀 。由于夏季不像东亚那样炎热,因此到夏天马匹也不容易因为大规模的疫病而死亡,利于马匹的生存 。
但是若论马种,中世纪欧洲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对古代东亚有多少优势 。古罗马时代的欧洲马种比起东亚是毫无优势的 。中世纪中期开始引进中东北非的良种马改良西欧马种,培养出了佩尔什马等一些名种马,但由于生产力局限,品种改良的规模都不大,良种马的数量是有限的 。
不过,古代欧洲以采邑制为基础发展出了骑士文化,强化骑士的个人战技来弥补骑兵,尤其具装骑兵数量的不足 。
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文章图片

骑士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骑士比武可以获得惊人的财富,并得到许多美丽贵族小姐和贵妇人的青睐,这就使得骑士比武本身起到高强度军事训练的作用 。夹枪冲锋的作战方式,也正需要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决心 。因此欧洲骑士面对中东骑兵往往能以寡击众,所向披靡 。
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文章图片

蒙古高原、河套地区等地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则表现出夏季干燥少雨,年均气温较低的特点,适合马匹的生存 。而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小,草场广阔,可以散养马匹,一方面马匹能够自行觅食减少投喂的人力投入,另一方面马匹密度小也能在疫病爆发时极大减小伤亡,这无疑是西、北游牧民族得天独厚的优势 。
【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文章图片

然而马种的局限,仍使得东亚游牧民族拥有的能够胜任具装骑兵的高头大马并不多 。散养的牧马方式更意味着不像农耕民族一样使用大量粮食喂马,不利于战马体格增长 。
加上冶铁技术和铁矿来源的限制,北方游牧民族的具装铁骑数量向来是较少的,往往作为可汗控御部族的底牌使用,不轻易投入作战 。
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文章图片

相比而言,中西亚在养马上可谓最有优势了 。古代欧亚大陆的良马多半都出于中亚和西亚,这些马种不但体格天然高大健壮,许多热血马还耐热耐饥渴(马喜高寒这一定律对于热血马并不适用),像阿拉伯马甚至能够在沙漠中生存 。不过,中东和中亚地区的马匹更加畏惧潮湿,这就给古代欧洲和东亚引种马匹带来了困难 。
而中西亚丰富的浅层铁矿,充足的粮食来源,更是适合打造具装骑兵部队 。由于马种的优势,只需要豢养远少于东亚帝国的马匹数量,就能获得足量能够充任具装的高头大马 。
欧洲_历史|同样农耕,为何中原一直缺马,欧洲却以骑士闻名?
文章图片

当然,养马最有利的时代还是近代,近代防治动物病害的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马匹豢养所需的土地面积急剧缩小,豢养成本快速降低 。1939年,美国拥有军马1063万匹,苏联则拥有军马1720万匹,这是古代帝国无法想象的数字 。只是到了这个时代,骑兵已经不再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了 。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