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互联网大厂的"共同富裕"!最早获益者,都是"三创人"( 二 )
8月31日,58同城CEO姚劲波在朋友圈表示,58同城,是来自“我们一起发”,即共同富裕。主业也是为人民服务。荔枝FM创始人赖奕龙也在朋友圈发文,用谐音阐释“荔枝”代表“大家都要励志”。
本质上,上述企业由于其领域的特殊性和科技含量,确实也能提供许多可持续的共同富裕实现通道。
如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中提到将启动年轻人创业扶持计划,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等。
此外,腾讯也在“教育创新”领域积极探索与实践。8月19日,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创新办学实验室与腾讯学院联合推出的“E+研修营”正式开营,将不断思考如何将科技融入教育,成就更多的优秀教育者。
共同富裕,让互联网大厂更富此外,互联网企业通过期权、高薪等手段,也确实在自身企业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象,其一些经验和做法,也值得在更大的圈层进行分享和提升。
以腾讯为例,据最新财报,腾讯2021年上半年营收2735.62亿元,净利润903.54亿元。而在“在增进社会福祉、助力共同富裕”方面腾讯已累计投入1000亿元,超过2021上半年全部净利润。
看似投入极大,以至于业界有声音认为如此这般难免会对其自身发展带来一些影响。
但事实上,不但没有不利影响,反而是能成为其再次起飞的助力。
首先,在产业发展层面,腾讯在2010年代快速爬升的关键节点恰恰是在3Q大战后从吃独食开始走向开放,这让其在平台化之后享受了一波来自互联网技术、内容精英带来的红利,此刻助力共同富裕,其也有许多是在其产业圈层中选择扶持和开放一些接口,让更多腾讯之外的人能够参与到其圈层建设和扩张之中,通过资源分享、扶持的方式,相互借力。
其次,在社会责任层面,腾讯由于社交和泛娱乐(含游戏、影视等),一直都被社会舆论所诟病,助力共同富裕也能改善其公司形象。
类似的,其他互联网公司参与助力共同富裕,也都会在这两个层面上获得实际利益,投入只是一个铺垫,是一种投资而非简单的“公益”。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