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谷歌健康「分拆」内幕:憋屈的CEO、傲慢的Jeff Dean、狂热的AI信徒( 五 )
此外,医疗工作通常分散在整个组织中,没有内聚的企业级战略,表面上是这样设计的(例如合并之前的谷歌健康)。
上述的尼克·帕特尔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主要的科技公司能携手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那么我们可能会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改善结果。”
问题是,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发生吗?亚马逊、摩根大通和巴菲特三巨头成立的公司,尚且在利益上纠缠不清,又何谈让所有的巨头坐在一张桌子上?
所以,如果要做医疗,那就要和自己的主业目标一致、明确合作中的地位,这样成功的几率就大的多,比如近年来巨头们拼命抢占的云市场。
2019年11月,谷歌健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南丁格尔计划,大型连锁医院集团阿森松医疗(Ascension Health)把包括病人电子健康记录在内的本地数据仓库和分析环境迁移到了谷歌云。
2019年,微软云与美国第二大医疗公司签7年大单。这一年里,微软还和大药企诺华成立了AI创新实验室,用微软的AI模型帮诺华团队做研究。
英国卫生部建立了 Genomics England (GEL),对来自 NHS 罕见疾病患者的10万个全基因组进行测序,他们也选择把数据托管到亚马逊云上。
以上种种尝试,都在深刻地改变现有的医疗系统,也在改变巨头自己——微软2020年公有云创造了127亿美元的营收,增幅超过60%,这与医疗的布局深切相关。
说到底,巨头们不是没有能力做医疗,而是要思考自己该如何做。
结语
David离开后,谷歌人工智能负责人Jeff Dean发推,指明了谷歌健康的未来:未知比例的谷歌健康员工,将被派往谷歌的其他团队(如搜索和Fitbit)从事特定服务工作。
从2018年收编,到2021年再遣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谷歌健康来说也是如此。美国的硅谷,只占美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五。从思科、谷歌到Facebook,都是20多岁年轻人的传奇故事。硅谷的一帮极客,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的商业神话。
然而,人的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
【 k谷歌健康「分拆」内幕:憋屈的CEO、傲慢的Jeff Dean、狂热的AI信徒】谷歌,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即便是最顶尖的科技巨头,也有可能在医疗领域折戟。学会与行业和解,真正谦卑而又自信去赋能行业,造福病人。因为这早已不是一个单靠技术就能改变的世界。
推荐阅读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
- 经理|「评论功能组件化」实践分享
- 罚款|法国最高法院支持对谷歌处以1.14亿美元罚款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出版商|谷歌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妥协 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谷歌为正式员工提供快速居家病毒检测:合同工需线下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