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号平台上几元钱就可绕过“禁令”,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仍存漏洞|?15楼财经 | 租号( 三 )


账号出租的不安全感还体现在租号平台的逃避责任上。正如前文提到的租号平台在其平台协议中写的,“账号租赁有风险,发布账号租赁信息需谨慎,一旦发生号主会员发布的账号被租客会员破坏、毁灭或其他灭失风险时,平台对此不承担责任”,以及“因平台以外的其他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违规恶意操作)导致账号道具丢失、账号游戏人物分解等账号财产损失情况发生的风险,平台没有承担此风险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账号租赁违背了游戏平台的用户服务协议,不受游戏平台保护。Steam、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等全球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型游戏平台,其用户协议均明确规定了禁止出租、转让、借用软件服务/账号的行为。甚至,米哈游在其用户协议中明确写到,米哈游未授权您(用户)从任何第三方通过购买、接受赠予或者其他的方式获得游戏账号、游戏道具、游戏装备、游戏币等,米哈游不对第三方交易的行为负责,并且不受理因何第三方交易发生纠纷而带来的申诉。
租号生意背后的法律纠纷
表面上,游戏租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实际上细究起来,这档生意建立在租号平台引导用户违反游戏用户协议的基础上,租号平台涉嫌侵害游戏公司的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
此前,腾讯就以此为由状告租号平台,包括安徽省刀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租号玩)、亳州市炽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采里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了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目前,该案件进行到了第3次庭审环节,腾讯方面的代理律师吴让军在第3次庭审时表示,被告通过开设网站和APP,大规模铺设、推广营销合作渠道,并通过抽奖、租金收入、平台奖励等金钱吸引,新手上路、卖家操作等操作指引,提供给上号器等措施,积极帮助和引诱网络游戏用户去进行账号的交易,被告所开展每一笔交易,都是以用户的违约为代价,被告的经营活动完全是建立在破坏游戏行业的商业惯例和社会诚信之上,被告的经营活动具有实质性的侵权性质,在本案中构成直接侵权。
而被告一代理人则辩称,尽管全球范围内大小游戏厂商均通过用户协议的方式禁止玩家交易游戏账号,但是目前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禁止游戏账号租赁交易,并不是所有的商业惯例都可以否定其他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
但原告方面则认为,此前游戏直播也面临是否需要征得游戏厂商同意的争议,当时游戏直播方也是以所谓的新商业模式进行抗辩,但是新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合法运营,账号租赁的客观存在,不能直接推导出其就具有天然的合法性。
截至发稿,该案件尚未宣判。
技术手段的防沉迷举措是终点吗?
总有一些未成年人想方设法绕开防沉迷机制。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游戏圈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的解决方案是将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到网游登录验证程序中。事实上,在国内,腾讯游戏已经率先试点应用了这项技术,并且在今年早些时候,正式上线了“零点巡航”功能,就是基于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验证手段堵住身份冒用的漏洞。
租号平台上几元钱就可绕过“禁令”,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仍存漏洞|?15楼财经 | 租号
文章插图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平均每天有580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90%以上拒绝人脸识别或未通过验证的人被阻止登录账号。腾讯控股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2021年7月,平均每天有1360万未成年人账号因触发1.5小时游戏限制而被系统强制“踢”下线;平均每天有825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4.9万个账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登录环节有92.4%的账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