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背后的故事,从来就不是时运不济,而是能力体现( 三 )
从这次的战绩来看,在相同的条件之下,李广的战绩是最差的,这就是能力的区别,李广个人武力非常突出,卫青也不如他,但是打仗不是靠个人勇猛的,而是靠综合能力的 。
文章图片
4、公元前123年,李广以后将军身份跟随卫青从定襄出塞,攻打匈奴,这一次,卫青手下有很多将领因为功能被封侯,比如霍去病在这一战中,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和国相,以及普通士兵一共2028人,一战封冠军侯,张骞也被为博望侯,卫青的军队斩杀敌人2万多人,而此战中,李广没有战功,没有封侯 。
5、公元前120年,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关迎战匈奴,张骞率领一万骑兵在后,李广遇到了匈奴的左贤王,被四万匈奴骑兵包围,当时张骞的军队没有跟上,李广以四千骑兵迎战匈奴四万骑兵,此战李广全军覆没,但也杀伤了数千匈奴骑兵,李广的损失与匈奴人相当,当时计算战功是要用斩杀敌人的首级数减去自己一方损失数,这一战李广又是没有功劳 。
6、公元前119年,李广以前将军身份跟随卫青参与漠北之战,卫青让李广从左路包抄,结果李广迷路,导致卫青没有机会包围匈奴单于,但是卫青仍然斩杀匈奴近2万人,而霍去病此战则创造了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的华夏最高战绩,这一战,李广仍然没有功劳,当卫青派人来了解李广为何迷路之时,李广自杀身亡 。
文章图片
可以看到李广一生都没有功劳,如果只失败了一次,说是运气不好,还能解释得过去,但是次次失败,次次没有战功,就连张骞的这样文将都因功封了侯,李广却没有战功,这只能说明李广的能力有问题,李广没有封侯,不是时运不济,而是能力问题,同时代跟随卫青与霍去病一起作战的校尉副将有一共有15个人,但就是没有李广 。
四、总结
所以回过头来看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王勃怀才不遇,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他的道德有问题,或者说功名之心太过强烈,冯唐到了六十岁还在做郎官,肯定也有他自己能力方面的问题,而李广怀才不遇,确实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时运不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