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元宇宙这场美梦,万一实现了呢?

布道者
2014年,扎克伯格试用Rift原型机后没再犹豫,用股权凑齐20亿美金收购了提供商Oculus;
7年后,张一鸣挥手90亿收购VR头盔提供商PICO,宣布字节入局;
与字节竞价失败的腾讯则显得更加未雨绸缪,步履不停的马化腾说一场大洗牌即将开始,腾讯必须打赢这场战争。
毕竟腾讯帝国的主要阵地:游戏与社交,或许会被元宇宙(Metaverse)颠覆。
美梦|元宇宙这场美梦,万一实现了呢?
文章插图
而VR设备,正是通往元宇宙的一张通行证,虽然现在看来元宇宙更像是一场美梦,
但万一实现了呢?
科技巨头们谁也承受不起错过的损失。
美梦|元宇宙这场美梦,万一实现了呢?
文章插图
扎克伯格想取代谷歌,而张一鸣想取代腾讯,这样的野心就发生在元宇宙的战场。
可是元宇宙(Metaverse)是什么?
元宇宙一词来源于《雪崩》,书中这样描绘元宇宙:
“只要带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
【 美梦|元宇宙这场美梦,万一实现了呢?】元宇宙可以笼统地理解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现实中人们可以做到乃至做不到的事,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
读者尽可以想象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第二人生,喜欢冒险与刺激的人可以组队飞翔,可以使用剑和魔法;喜欢经营与生活的人可以建房种地,享受虚拟世界提供的各种消费品;而心系现实的人也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办公,社交......
美梦|元宇宙这场美梦,万一实现了呢?
文章插图
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利用游戏Minecraft云毕业互联网时代,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提升,而元宇宙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临场感或将同样迎来飞跃。
筑造元宇宙
现阶段,元宇宙最现实的表现形式以游戏、社交等泛娱乐概念为主,伴随技术升级,逐渐搬运现实中的生活、娱乐乃至社会制度、经济等系统元素,同时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内外结合。
这一路径,毋宁说美梦,想象很美好,实现却很困难。且不论就算元宇宙成型后的的伦理,制度,经济安全等问题,技术问题首先就是一道天堑。
《元宇宙通证》提出,元宇宙的移动设备要实现端侧引擎、端侧智能、端侧16K的支持,还要有光追、3D渲染、透视之类的话,五年之内很难出现这种算力水平的Soc。
简单来说,在将桌面级算力性能提升2到4倍的基础上,将体积和重量缩小到可便携的移动设备水平,再将功耗降低到桌面计算的百分之一,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元宇宙的入口体验问题。
元宇宙庞大的数据量,对算力的需求几乎无止境,好在英业达、台积电等半导体厂商不断在成倍推高算力上限。英伟达技术专家表示,元宇宙不是某一家公司就全都能够实现的,需要一个整体的、多家的平台共同努力。真正做到虚拟和真实世界交互需五到十年。
元宇宙六大准则:
美梦|元宇宙这场美梦,万一实现了呢?
文章插图
我们究竟在期待什么样的元宇宙?
有观点认为,元宇宙是最好“蹭”的概念。从芯片、硬件制造到互联网公司,都被纳入了所谓“元宇宙概念股”。 VR眼镜需要芯片、显卡和设备制造公司,元宇宙物质交换需要区块链业务,NFT、代币市场随之迎来爆发,Facebook、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同样借势换装,高举元宇宙大旗,完成新一轮资本收割。
但从正面来看,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说: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态。是一个规模成本递减,规模收益递增的生态系统,因此而能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