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盗墓贼挖出顶级国宝,不识货扔给农民喂马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曾经被当做马槽的国宝:虢季子白盘 。
盗墓贼|盗墓贼挖出顶级国宝,不识货扔给农民喂马
文章图片

重见天日之时,已经是两千年后,清朝的道光年间,当时一伙盗墓在陕西宝鸡县虢川司,也就是当年虢国的地盘发掘了一个大墓 ,从里面搞到了不少好东西 。但是独独把这个盘给扔了 。
为什么呢?
有人猜测可能是太大太重了,它重达三百公斤 。
也有可能盗墓人不识宝,因为通常的青铜大鼎是三足的,是为三足鼎立,而这个大盘是一个大盘,有四个足 。可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所以就直接扔在了野地里 。
其实,这个盘也是礼器 。在祭祀的时候,青铜法师先要洗手,水就流到这个大盘里 。
反正这一扔就在野外呆了不少日子 。后面被当地的老百姓拿去喂马,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水具,喂马大小倒也合适 。
到了后面,眉县县令徐燮钧发现了它,把它买了下来 。
卸任之后,徐燮钧就把这个盘带回了常州老家 。当时徐燮钧也不知道这个盘是什么来历,上面虽然有字,但年代久远,也不是人人能够认识的 。
徐燮钧只觉得它的造型古朴,应该不是普通的东西 。
接下来,宝盘又要换主人了 。
当时太平天国席卷半壁,护王陈坤书打下常州,就把这个盘占为已有 。
盗墓贼|盗墓贼挖出顶级国宝,不识货扔给农民喂马
文章图片

但陈坤书也没有拥有太久,不久,他败于淮军,本人也死了 。
这个盘呢?
谁也不知道,直到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
有一天,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晚上正在休息,突然听到叮当响 。他以为是太平军的人在放冷枪,赶紧起来带人巡视,怎么也没有发现敌人,就是声音响个不停 。
最终,他找到了声音的源头,声音是从马厩传来的 。
走到马厩一看,发现是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着马槽,发出轻脆的叮当声 。
马槽是木头的,怎么会有这种声音呢?
刘铭传一摸,触手冰凉,正是金属制品 。
刘铭传觉得奇怪,把这个马槽洗净之后,就发现这是一个青铜器,也就是虢季子白盘 。
看来这虢季子白盘跟马有缘,因为长得像马槽,走到哪里都被拿去喂马 。
这个虢季子白盘就落入到了刘铭传的手里,他把这个盘子带回老家安徽肥西刘老圩,请了当地一位老儒生掌眼,最终这位叫黄从默的老先生认出了上面的字,从而让它大白于天下 。
盗墓贼|盗墓贼挖出顶级国宝,不识货扔给农民喂马
文章图片

刘铭传当然很兴奋,专门造了一个盘亭,还写了一个盘亭小记来记叙自己得宝的事情 。
现实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怀壁有其罪啊 。
在得知刘铭传得到至宝时,不少人都上门索要 。
比如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就找上了门,愿意出重金购买,刘铭传也不理他 。翁老师心不甘,又生一计,表示愿意把女儿嫁给刘铭传的儿子,结为亲家 。
盗墓贼|盗墓贼挖出顶级国宝,不识货扔给农民喂马
文章图片

刘铭传也不傻,表示自己高攀不上 。
这一下,就得罪了翁老师,翁老师在皇帝面前参了刘铭传一把,说刘铭传家的房子仿造皇宫的样子,把刘铭传整成了下岗员工 。
盗墓贼|盗墓贼挖出顶级国宝,不识货扔给农民喂马
文章图片

但刘铭传还是死守宝盘 。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盘子一直呆在刘家,但时过境迁,城头旗换,老刘家也不像以前那么风光,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守住这个盘子 。
先是当时的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刘镇华找上门,这位仁兄人称刘屠夫,可见其走位风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