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脱单便利店、脱单盲盒……“花式脱单”的背后( 二 )
采访人员了解到,来打卡的年轻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大都是觉得新颖和特别。“抱着找对象的心态来就比较容易崩,如果把它当一种新交友方式就不一样了,这样自己也有主动权。”小王认为,这种新型交友方式戳中了年轻人寻求刺激、热爱仪式感的心情,也避免了很多社交尴尬。
刘昌乐也认为这是脱单便利店的优势,他认为脱单便利店本身并不做交友信息的匹配或者撮合,而是让他们自主选择,这是其与传统婚恋相亲最大的区别。
花一元就能买到爱情?
采访人员在网上搜索发现,除济南外,广州、上海、厦门、成都等城市都显示有“脱单便利店”。根据艾媒咨询《2021上半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研究报告》,预计中国2021年成年单身人口将达到2.5亿左右,庞大的单身人群需要通过移动社交等窗口释放其巨大的社交婚恋需求。不少商家利用人们想脱单的需求打造的一个市场交流平台,让人倍感新颖,也受到了年轻人的接受和欢迎。
前不久,“一元加微信”的脱单摊位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走红,济南街头也曾经出现了多家类似摊位。在一些挂着名为“街头月老”的地摊上,摆放着两个装着纸条的盒子,里面分别装有男生和女生的联系方式,其现场标语也非常吸睛,比如“一元钱的爱情来了”、“月老牵线”、“里面都是微信号和QQ号”等等,你只需要花1元钱,就能拿走异性的联系方式,或者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文章插图
另外,在一些短视频和网络社交平台,“脱单盲盒”话题的热度日益高涨,输入“单身盲盒”、“一元脱单”等关键词发现,许多婚恋交友、线上相亲平台都在推出“盲盒”玩法。采访人员发现,不少留言者都抱着“缘分到了处对象,缘分不到做朋友”的心态,“就像拆开盲盒一样,既好奇又期待”,一位网友在脱单盲盒的话题下留言。
在他们看来,从脱单便利店到线上脱单,这些“花式脱单”与传统相亲相比,最大好处就是一次性可以购买多条信息,满足了一些人单一化的交友方式。
此外,一些网店的卖家也推出了脱单盲盒服务,售卖价格从1元到10元不等,其中有店铺的月销量已经超过500。在商品详情页有该项服务的介绍:盲盒内信息都源自本店线上和线下真实用户,百分百保真,而如果需要筛选年龄地区更具体的信息,则需要额外支付10元到20元不等。
采访人员试着拍下一单,店家发来了一个微信号,透过搜索可以找到相应的账号。但店家也说,发给顾客的联系方式是随机抽取的,所以留下的同一个微信号可能会发给不同的人,具体操作方式和沟通并不属于他们的管理范畴。
律师提醒:没必要提供过分详细的个人信息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今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采访人员了解到,这些“花式脱单”的交友方式,有人认为新奇和有趣,也有人也提出表示不敢轻易尝试,他们认为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信息泄露风险。
针对该问题,采访人员咨询了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守法。他提到,?脱单盲盒属于新兴事物,这种事物在法律上并没有禁止经营,??但任何经营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范围之内。因此无论是??脱单盲盒的经营者,还是脱单盲和服务的使用方,都应当注意个人信息保护法当中对于个人信息的规定,??应该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合法正当必要。?
程守法提到,?作为经营者应当秉承最小化的??处理原则,只在必要的范围内收集个人信息,尤其是对于个人敏感信息,比如真实的姓名、身份证号,??甚至其他各种生物信息,??包括其他能够识别到是具体到某个人的信息,都应当谨慎收集,并且??在有限的范围内去公开,而不应当任何人都能随意接触到。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牛角梳|义采宝:多头插座、便携行李箱,本周的义乌热销产品是这些...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