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三国:曹植死前,在一份著名的奏疏中,给曹叡发出了什么警示?
文章图片
而曹丕用来保证曹魏皇权还能压制住士族的唯一手段就是,让军权还处于皇权掌控中 。
但到了曹植上奏疏的太和五年时,连军权都开始脱离曹魏皇权的掌控,皇权式微,士族慢慢做大,久而久之,曹魏就不是曹魏了 。
这一切的根源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曹氏、夏侯氏的人才断层,曹真、曹休死后,剩余的曹二代、曹三代中无拔尖的人才涌现 。
其二是如曹植这样的宗亲,曾经跟魏文帝曹丕有过争储经历的,即使有才,曹丕和曹叡父子也不敢用,反而要严密防备 。
比如,曹植上疏时,身经百战的曹一代中的代表人物曹洪都还活着(第二年跟曹植一起去世),但曹叡却不敢用,因为曹洪当初在曹丕和曹植争夺储位时,就是支持曹植的 。
如此,在面临蜀汉和东吴的军事压力时,曹叡只能被迫使用异姓大臣来掌军,也因此,引来了曹植的长篇大论 。
文章图片
曹植希望曹叡能赶紧重视军权旁落的危机,希望曹叡能起用自己,能起用诸多快养成废物的曹氏、夏侯氏宗亲 。
【曹植|三国:曹植死前,在一份著名的奏疏中,给曹叡发出了什么警示?】曹植也知道曹叡这个侄子不待见自己,但既然身为曹氏子孙,曹植不得不站出来提醒曹叡,并试图说服曹叡让自己参与军政事务 。
但曹植做出的努力毫无用处,曹叡肯定不可能起用曹植及亲近曹植的宗亲,哪怕权力慢慢向士族倾斜也在所不惜 。
至于其余的曹氏、夏侯氏宗亲,明知道他们没有才干,也不敢拿一线战略区去给他们练手,万一打点大败仗,皇权会衰落得更快,这是个死结 。
于是,曹植洋洋洒洒写的《上疏陈审举之义》,除了记载进史书给后人感叹,在曹叡心中毫无波澜 。
或许,曹叡还要担心曹植是不是想出来争权,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在曹植上疏之后,曹植就又给曹植换封地了 。
文章图片
并且,《三国志·曹植传》中还记载:“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 。既还,怅然绝望 。”
在曹叡心中,曹植出山比异姓掌军权还可怕 。
曹植提醒曹叡重视宗亲,远离异姓大臣的这份奏疏,也是曹植在政治上最后的挣扎了,第二年,即曹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植去世 。
曹植写下《上疏陈审举之义》的十八年后,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事变”,一举篡夺了曹魏的所有权力,曹魏进入司马氏掌权时代 。
参考文献:《三国志》
推荐阅读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qq音乐|字节内测“汽水音乐”App,在线音乐市场再现“三国杀”
- 数字化|“燕赵云宝+”!打造数字文化新形象,数博会有了永久联名吉祥物
- 开心笑话|开心笑话: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临死前终于加入了美国国籍
- 拼多多|寒冬已至,电商"三国杀"下半场、京东走向何方?
- 岸田文雄|病毒太猛!三国封锁 一条产业链危机再现
- 双十一|电商造节三国杀
- 三国杀|“抖快微”三国杀,新“霸主”花落谁家?
- 快手|“抖快微”三国杀,新“霸主”花落谁家?
- 马斯克发的七步诗,作者到底是不是曹植?|真相与常识(69) | 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