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张飞与马超奉命攻打武都,并率领吴兰、雷铜、任夔兵临沮水,想要借此攻打武都、阴平两郡,但被曹休识破计谋,最终被曹洪、曹休、曹真、张既等人联手击破,蜀军作战失利,吴兰、雷铜、任夔等将领先后战死,历史上把这场战役叫作下辨之战 。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文章图片

刘备的部署是兵分两路:在主战场的汉中方面,刘备率法正、黄忠、魏延、赵云、高翔等,先用黄权之计攻破巴东郡的朴胡及巴西郡的杜濩,进攻汉中的阳平关;同时,刘备令马超、张飞、吴兰、雷铜、任夔等攻武都郡,屯于下辨,目的是伺机攻击雍州,同时牵制曹操方面军力 。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文章图片

下辨之战经过?
刘备派遣马超参加凉州作战,目的无非是要利用马超在凉州的声望,马超果然成功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牵制曹军先锋主力,但其实下辨之战真正的统帅当然是张飞 。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文章图片

面对张飞、马超的进攻,曹操任命曹休为骑都尉,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且和偏将军曹真、雍州刺史张既等随曹洪进军征讨 。曹操在出征前对曹休说:“你虽名为参军,但其实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帅 。”曹洪是曹休的亲叔叔,加上自知能力不足,得知此令后,干脆把军中事务全部委托给曹休负责 。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文章图片

当时刘备见曹军进至下辨,于是遣张飞屯驻于固山一带,对外声称要切断曹军的后路 。曹洪与诸将进行商议后都对是否继续进军犹豫不决,曹休说:“贼兵若真有意断我后路,就应该隐蔽地行动,暗中设伏 。如今却先虚张声势,说明这只是刘备等人的疑兵之计 。我军应该趁敌人尚未在下辨集结大军之时,尽快击破吴兰 。一旦吴兰被击败,张飞的疑兵就毫无意义了,必定会自行退走的 。”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文章图片

曹洪听从了曹休的建议,迅速进击下辨,寡不敌众之下,吴兰军稀里糊涂就被曹军骑兵击溃,部将雷铜、任夔虽拼死抵抗,脑袋都被砍掉了 。吴兰军全军覆没,张飞、马超只能引兵而退 。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文章图片

张飞、马超失利的原因
刘备两路进军本来的目的,张飞、马超只是辅助,阳平关才是战场核心,所以张飞、马超的兵力肯定不多 。本就不多的兵力,张飞却进军固山,只留下吴兰守下辨,让本就稀少的兵力更加羸弱,所以才被曹洪、曹休等人一击而破 。下辨丢了,张飞、马超也就没必要在固山“演戏”了,只好撤走 。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据《三国志·曹休传》的记载,张飞分兵固山,是刘备的安排(备遣张飞屯固山) 。也有的记载说,分兵固山是张飞的自作主张,这样责任就很难划定了,下辨之败到底是刘备,还是张飞的责任?
张飞|张飞、马超唯两大猛将联手出击,为何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文章图片

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备或者张飞搞的这出“疑兵之计”,轻而易举的被曹休识破,这才是下辩之败的根本原因 。曹休作为曹魏宗室的二代将领,之前并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而刘备、张飞等人肯定知道曹洪能力并不强,事实证明曹洪确实差点上当,但他们却忽略了初出茅庐的曹休 。
张飞、马超虽然失败,但刘备最终还是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军于定军山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 。曹操遂亲征汉中,但刘备坚守险要,曹军难以攻克,逃亡的士兵越来越多,不久后曹操只得命令各路军队陆续退出汉中,汉中遂为刘备所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