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读史说事:七朝元老郭子仪的为官之道(三)

文/刘公明
770年,郭子仪统率大军经过数年浴血奋战,终于击退土蕃、歼灭仆固怀恩、梁崇义等蕃王叛乱,凯旋而归,觐见代宗,皇上望着年近七旬的郭子仪风尘扑扑的身影、瘦削憔悴的脸庞、苍老银白的胡须,感动的热泪盈眶,着即加封为汾阳王、再升为尚书令,因尚书令一职只有太宗当年册封过 。以后为了避讳,再没封授过,因此,郭子仪拒不接受,并提出辞去兵权,却要求代宗多赐田产,多赏金银,再要六个能歌善舞的美女,供自己养老享乐,代宗一听乐了,一一准奏,并许诺划拨良田百顷,为郭子仪修造汾阳王府 。
郭子仪|读史说事:七朝元老郭子仪的为官之道(三)
文章图片
汾阳王府,占地百顷,牌楼朱门,内设花园廊坊、假山巨石、绿树成荫、水榭楼台、殿宇嵯峨 。好一派人间胜景,世外桃园 。郭子仪汾阳王府,如此豪华宏伟,却不隐密,对外开放,每天敝开大门,官民随便进出游玩,就象现代公园一般 。游客穿梭往来,好不热闹,人们常常从府邸内敞开的门窗看到王府女眷梳洗妆扮,王爷郭子仪在一旁用脸盆打水递毛巾,像家里的一个仆人丫鬟 。儿子瞧见心里不满说道:“咱堂堂王府,大门敝开,你贵为王爷却干这下人的活,倘若叫人传出去,岂不被人耻笑 。”郭子仪辩解说:“我这样做是为了避嫌,敝开大门就是让人看看,府里没有密秘 。我干下人的活,证明我没有王爷架子,就是一个普通老头,我之所以这样做,让皇上知道我没有野心,就不会忌惮怀疑我了,我这是在自保啊!”儿子听后恍然大悟,不再吭声了 。
【郭子仪|读史说事:七朝元老郭子仪的为官之道(三)】退下来的郭子仪,一心贪图享乐,不问政事,只想做个逍遥快活的汾阳王 。汾阳王府,日日宴乐、夜夜笛歌,声色犬马、穷奢极欲 。大厅广众,郭子仪与众美女追逐嬉闹,左搂右抱,其实他这样做还是给人看的,当时,他己年近七旬,真若一群美女侍寝,他如何消受得了 。他的日常举动皆有人秘报皇上,代宗知他这样,对他放下心来 。
王府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拜访,为了表示与客人的亲近感,郭子仪都让内眷妻妾站立一旁作陪,一点都不迴避,可是对一个人却例外,他就是奸佞之臣卢杞,这个卢杞,五短身材,相貌丑陋,右眼还是个弹蛋眼,就是玻璃眼,又叫萝卜花 。郭子仪怕内眷看见此人会露出惊讶的眼神,卢杞瞧见认为这是轻蔑他的意思,会记恨心里,一旦他日得势,再一一清算,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郭子仪才让家眷迴避,单独和卢杞会面,谈了很长时间话,仿佛故旧亲友一般,夜幕降临,卢杞才依依惜别 。果然,后来,卢杞得势,把一前嘲笑、蔑视他的人一律杀掉,郭子仪一家安然无恙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郭子仪识人之准、认人之清,可见一斑,没有得罪小人,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家人 。
代宗死后,德宗即位,依然对不爱权利,只图享乐的郭子仪宠爱有加,并尊称其为:“尚父” 。781年,85岁的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仙逝、驾鹤西去,德宗敕令陪葬于肃宗建陵一旁,以示敬重和感恩 。郭子仪一生忠君报国、光明磊落、宽厚仁慈、爱护百姓,特别是君臣关系、同朝幕僚、把握分寸,处理得当,平素所作所为,虽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方得善终,在所有历史编纂史书中,一片溢美叫好之声,皆为其树碑立传,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完)
2021年9月29日于温州乐清
往期精彩:
读史说事:七朝元老郭子仪的为官之道(一)
读史说事:七朝元老郭子仪的为官之道(二)
郭子仪|读史说事:七朝元老郭子仪的为官之道(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