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大授衔时,3000多名老红军连校级军衔都评不上,最后怎么办的

导语:在民族深陷动乱之中,在国家面临大难之时,人民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盾牌 。《周易》有言,英雄为干,国民为本 。意思就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中,英雄作为栋梁支撑着,而国民就是基石支持着 。
民族和国家是人民的,那么它们的安定要靠人民的双手去稳定,它们的主权要靠人民的能力去争取,去捍卫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大清王朝闭关锁国始,中华民族的儿女便一直被打压 。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华儿女才渐渐挺直了腰杆 。
老红军|大授衔时,3000多名老红军连校级军衔都评不上,最后怎么办的
文章图片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残酷的战争掠去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烈士都是民族英雄、民族脊梁、民族的救世主,而留下的人比他们幸运 。所有的战士都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为人民、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所以他们每一个人理应受到嘉奖 。
【老红军|大授衔时,3000多名老红军连校级军衔都评不上,最后怎么办的】其实早在开国之初,这些数量多达3000名的红军战士以及其他的将领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军衔授予 。但是同样的原因也是因为开国之初,事务繁杂,再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这些战士们又飞奔到了前线 。
老红军|大授衔时,3000多名老红军连校级军衔都评不上,最后怎么办的
文章图片

实际上,红军战士们如此视死如归投入战斗,并不是为了最后的军衔授予,而是真真正正地为了人民、国家而战斗 。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军队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规则便是服从上级的命令 。
在当时的抗美援朝军队之中,由于军衔的不及时、不明确的到位,使得在作战过程中,命令的执行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当然,如此的现象必定会使得相关的任务执行不到位,为战士们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老红军|大授衔时,3000多名老红军连校级军衔都评不上,最后怎么办的
文章图片

在经历了这样的问题之后,各位将领们发觉军衔授予的事情断断不能再拖下去 。因为这使得指挥工作异常不便,特别是在指挥作战和谈判工作过程中,已经完完全全地凸显 。
于是,在彭德怀将军的报告之下,将帅的军衔授予被提上来日程 。在1953年2月17日,便成功成立了“军衔实施委员会”,开始着手将帅军衔授予的工作 。其中主要的负责人为聂帅、黄克诚和萧克等主任 。
老红军|大授衔时,3000多名老红军连校级军衔都评不上,最后怎么办的
文章图片

这些呢,都是将帅军衔授予的相关工作 。我们要谈到的当时3000名老红军却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军衔嘉奖,这是令人十分惋惜的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1939年的时候,八路军总部下达过命令,规定全军实行军衔制,但国军的打压,给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以至于工作迟迟没有成功 。
然后就到了1955年的开国将帅授衔仪式,这是一场浩大的仪式 。授衔的对象不仅仅是将帅,还有士兵战士 。总的来说,这次的授衔仪式算是比较完备的,但是事无巨细,我们可能还有很多的红军战士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 。
老红军|大授衔时,3000多名老红军连校级军衔都评不上,最后怎么办的
文章图片

结语:尽管他们没有及时获得应有的肯定与嘉奖,但是他们为人民、为国家做出的奉献,是我们每一代后人需要永远铭记于心的光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