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_历史|一生只有一天,一天成了永恒,王昭君的傲骨在那一天有多明亮( 二 )

对于王昭君来说,她主动申请,不过是想通过这个机会,让汉元帝能够看到她而已 。她相信,只要汉元帝能够看上她,一定就明白,她绝不是毛延寿画的那个样子 。她一定会是让汉元帝“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唯一的那个人 。
事实上,当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时候,汉元帝的感觉,果然和王昭君预料的一模一样 。他确实被王昭君的美貌深深震撼,同时也对把王昭君嫁给匈奴这件事感到异常后悔 。
尽管汉元帝很后悔,但这与卫子夫要求出宫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卫子夫提出了出宫,汉武帝觉得她漂亮,舍不得她离开,收回成命就可以了 。把王昭君嫁到匈奴去,这是涉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大事情 。如果汉元帝后悔了,不同意把王昭君嫁出去,必然会让匈奴觉得受到了羞辱 。彪悍的匈奴,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大军来犯 。
汉朝为什么多次和匈奴和亲,就是汉朝觉得,打仗的成本太高了 。如果和亲不成引发打仗,成本会更高 。
王昭君_历史|一生只有一天,一天成了永恒,王昭君的傲骨在那一天有多明亮
文章图片
其实,对于王昭君来说,她也没想过要让汉元帝改变决定 。她那样做,就是要让汉元帝看看她究竟长得好不好看,她就是要让汉元帝后悔 。因为通过画像的方式,来选择妃子,本来就是一个极为荒唐的规则 。这个规则已经说明,汉元帝这个皇帝有多么地愚蠢和懒惰 。
想想啊,甚至于选妃,都不愿意亲自出马 。哪怕在动物世界里,当两只雄性动物争夺雌性动物的时候,雄性动物还会通过战斗,决出胜负来选择 。而汉元帝简直就是一个躺在炕上的蛆虫,别说战斗,就是起来走一走,亲自去选妃,他都那么懒 。古代的绘画技术本来就不好,又没有发明油画,很不容易把女子的真貌画出来 。所以,这个汉元帝的做法相当不靠谱 。王昭君根本就没对他抱什么希望,只想用自己骄傲的眼神,鄙视他,蔑视他!
总之,出嫁那天的王昭君,确实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 。但是王昭君一生的高光时刻,却也只有这一天 。这一天过后,王昭君又回到了寂寞和悲凉之中 。
王昭君开始走上和亲的道路,沿途十分辛苦 。秋风吹彻,黄沙漫漫,天上悲鸣的大雁,不断让王昭君产生对故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大雁可以凭着它们的翅膀,飞回故乡,但是王昭君却办不到 。而且,面对送亲的队伍,王昭君还不敢说出她内心的愁苦,她唯有通过琵琶的声音,抒发她内心的那些愁绪 。
王昭君到达匈奴以后,虽然匈奴王对她还算不错,但是毕竟在异国,她各方面都不习惯 。无论是文化还是生活,这些都与长安有很大的差距 。
不久后,匈奴王就去世了 。当匈奴王去世以后,按照匈奴那种非常奇怪的风俗,她将作为财产,一并转赠给匈奴王的儿子 。也就是说,嫁了老子以后,还将再次嫁给儿子 。这对于王昭君来说,显然是没办法接受的 。王昭君是骄傲的,毛延寿向她要贿赂,她不给;汉元帝没有召幸她,她一怒之下,远嫁匈奴,这也让我们领教了王昭君的傲骨 。
但就算是有这样的傲骨,她却再一次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王昭君求救于汉朝,希望汉朝能够给出一个保护她的做法 。但是汉朝根本就没有保护她,不但没有保护她,反而还让她尊重匈奴的习俗,必须嫁给匈奴王的儿子 。而且还告诉王昭君,这是涉及两个国家关系的事情,是国家大事 。如果王昭君因为自己的所谓的傲骨,拒绝这件事情,引起了汉匈两国发生战争,王昭君是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王昭君的屈辱被上升到国家大义的高度,这是十分荒唐的 。就如同一盘苍蝇被摆在冠冕堂皇的桌上,作为一道菜,王昭君被要求必须十分优雅地吃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