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清朝为什么对陈玉成劝降,却把投降的李秀成杀掉?

陈玉成被俘后,大清招降,遭陈玉成痛斥;李秀成被俘后,卑躬求饶,依然被杀 。
这两个镜头长久地印刻在国人心中 。
遗憾的是:或许并非如此 。
【陈玉成|清朝为什么对陈玉成劝降,却把投降的李秀成杀掉?】
陈玉成|清朝为什么对陈玉成劝降,却把投降的李秀成杀掉?
文章图片

如果此时陈玉成实力尚存,招降陈玉成确实可以瓦解太平军斗志 。可是,在陈玉成被俘后,如果还招降,就只能起反作用了 。那是告诉太平军:你们可以放手抵抗,等你们被俘了再投降也不迟!
李秀成的“卑躬屈膝”既然“贼酋”都不可能被宽恕,李秀成又为何求饶呢?
尽管目前史学界对《李秀成自述》的真伪尚无定论,而且双方都能拿出有力的观点来驳斥对方 。但是,即便《李秀成自述》系李秀成本人原原本本的版本,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缘故 。
1、劝曾国藩反清
1979年,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缜女士,在已中风并患白内障的情况下,提到,她的母亲(曾国藩孙女曾广珊)曾告诉她:“李秀成劝曾文正造反,曾文正公不肯” 。
虽然严格来说,这是“孤证”,但却是符合逻辑的 。曾国藩既不可能有权限宽恕李秀成,也不可能在当时微妙的形势下要朝廷放过李秀成!
陈玉成|清朝为什么对陈玉成劝降,却把投降的李秀成杀掉?
文章图片

拥兵受疑,还要施恩贼寇?精明如李秀成应该知道:曾国藩不反,他的生死,曾国藩说了不算,也不会为他说话!
2、保全余部性命
让我们翻看李秀成的“污点”《李秀成自述》 。
他在文中多次提到希望宽恕部下,尤其两广老兄弟的姓名,允许他们回老家 。在这样的前后文环境中,提到“愿意招降余部” 。
作为常年统兵的李秀成自然不会相信“天朝虽倾荡,他日必复生”(洪仁玕绝命诗),太平军余部的抵抗毫无意义 。
3、李秀成非贪生怕死之徒
陈玉成|清朝为什么对陈玉成劝降,却把投降的李秀成杀掉?
文章图片

在他的记载中,李秀成说自己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为还有时间讲述起义的历史而高兴 。同时,李秀成非常平静和镇定,保持着尊严 。
假如见过待宣判的死刑犯的人,应该都能确定,这绝非一个贪生怕死,正祈求活命而不知是否可得之人的表现 。
尽管陈玉成收到胜保劝降的说法存疑,但陈玉成依然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气概,不失豪杰;
尽管李秀成祈求活命的“污点”尚无法从根本上排除,但李秀成绝非贪生怕死之徒 。
只是,对我们后人来说,读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明智 。若是人云亦云,不细看史料来源及史料前后文,又如何能从真实的历史中提取真实的经验和教训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