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资治通鉴》中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细节,史书不敢明说,只好拐弯说( 二 )


文章图片

此时,有人将此情报报告给李世民,李世民大怒之下,将张蕴古斩杀 。
这样处理当然有点过分了 。而且,随着这个事件的处理,后遗症出现了,法官们希望严厉处罚罪犯 。万一发生轻叛,自己要负责任 。
这样,唐朝的死刑犯数量大幅增加 。李世民一看错了,急忙发文,要求对死刑犯的判罚谨慎:
后悔,因诏:‘从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但仍三覆奏,行刑 。
李世民|《资治通鉴》中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细节,史书不敢明说,只好拐弯说
文章图片

——资治通鉴·唐纪九
但是,风气已经形成,一份文件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即使李世民反复强调,到了放囚那年,仍然有三百九十人,是张蕴古事件前十倍以上 。
那么,李世民总是站不出来说,张蕴古的事我做错了,我太严了,大家该放还是放 。这样,可能会形成另一个极端 。每个人都开始不判死刑了 。
因此,李世民策划了这起释囚事件,故意释放死囚,等他们回来后,再赦免他们 。
这种处理一是重申重申宽大的政策,二是以道德为前提 。自然而然地可以对法官的严格审判起到纠正作用 。
李世民|《资治通鉴》中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细节,史书不敢明说,只好拐弯说
文章图片

那应该是李世民释囚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 。仔细想想啊,法官放一个人是死罪,皇帝放一堆人,却是龙恩浩荡 。只是史书不能直接写出来,写出来就穿帮,只能藏在里面,转弯说,能看出来,就看大家的眼力了 。
读史书总是让人叹息 。
看历史比看小说更有趣 。历史是一个有无尽谜题的长卷,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
李世民|《资治通鉴》中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细节,史书不敢明说,只好拐弯说
文章图片

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丰富的历史记录 。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量都写在中国历史书上 。如果你想看更透明的问题,你可以读历史,少踩坑,多读历史,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读历史 。即使心情不好,也可以读历史 。
数以千计的生死荣枯,被你翻过一页,有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手指间滑过,和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所迷惑吗?
《资治通鉴》,写透了人生的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
【李世民|《资治通鉴》中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细节,史书不敢明说,只好拐弯说】读史为鉴,大的智慧来源于历史,《资治通鉴》这部书,值得大家去读一读,它不仅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更能让我们看透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借鉴这些规律,我们就能发现当今的“大势”,然后乘势而为,我们也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甚至让我们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生,添加厚重的一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