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279年,一个盗墓贼,翻出一些竹简,震动史学界( 二 )


不过,《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 。
直到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 。
此外,《竹书纪年》还有很多与《史记》截然相反的史实,如“夏启杀伯益”、“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等 。
《竹书纪年》记载的一桩桩一件件,暗黑血腥,让原本温良恭俭让的上古史,顷刻波诡云谲,杀机四伏,让儒家最推崇备至的上古帝王禅让成为一个笑话,让“天下有德者居之”成为狗屁 。
因此,《竹书纪年》出土以后,震撼了中国人的思想,尤其震撼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道德体系 。
有意思的是,和儒家格格不入的法家却很认同《竹书纪年》的记载 。
《韩非子·说疑》记载: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
儒家历史学家们一看,尧舜禹这些圣人帝王,竟个个都是厚黑狠角色,这还了得 。
于是,如此重要的一部史学著作,《竹书纪年》在晋唐时期是完整的十三卷本,宋元时期若存若亡,在传承600余年后的宋朝,突然间完全散佚 。
这一佚散后,民间又进行了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直到明朝才出现完整的二卷本 。
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
直到一些近代历史学家,认为《竹书纪年》(今本)不是伪书,应与古本一并重用,以发挥其固有的巨大价值 。
实际上,《竹书纪年》所载王年及其历史事件均与相关历史典籍和出土文物及青铜铭器所载完全一致,其天象记载亦与历史的实际情形相吻合 。
如此种种,足以证明《竹书纪年》真实不伪!
因此,目前《竹书纪年》已经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重要辅证的历史典籍,学术界承认其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认为其名望和价值可与《尚书》《战国策》《四书》等古代文献齐名,《竹书纪年》逐渐恢复其应有的地位 。
可惜,《竹书纪年》历经多年的摧残,我们已经无法还原其真实面貌了 。
06、历史是个小姑娘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或许不那么准确,但是历史确实有时候被修饰得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
在道德与礼仪体系尚未健全的上古时代,尧舜禹的权力交替,究竟是儒家所推崇的你敬我让,宽宏有爱,淳朴美好,还是《竹书纪年》以及法家所描述的实力才是王道,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杀机四伏 。
谁也无法下定论了 。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关于儒家史官记载的上古禅让美德,只有曹丕才有发言权 。
盗墓贼|279年,一个盗墓贼,翻出一些竹简,震动史学界
文章图片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二十九日,大汉王朝丞相、魏王曹丕,也玩了出禅让 。
在汉献帝和群臣再三要求下,多次力辞不受的曹丕无奈地倾听群臣呼唤,接受禅让,登基称帝,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
“群臣因上表劝王顺天人之望,王不许 。冬,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 。
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 。”
瞧见没,通篇没有一个篡位的字眼,有的只是劝进,有的只是禅位!
曹丕称帝这会,《竹书纪年》还没有出土,可他也知道尧舜禹禅让是怎么回事 。
曹丕若有所思地感慨道: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曹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所谓的禅让就是这么回事 。
尧舜禹是禅让,他曹丕也是禅让,谁也不比谁高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