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何解救不了天京?

1862年9、10月 , 李秀成率20余万大军(号称60万)猛攻驻于雨花台的曾国荃3万湘军 。
李秀成部刚从苏浙前线回来 , 通过各种方式装备了大量的新式装备 。其装备水平并不弱于湘军 。
可是 , 在兵力、火力均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 李秀成仍然败了 。
这样的“富裕仗” , 李秀成是怎么输的呢?
内部争执 , 错失最佳时机攻占安庆后 , 曾国藩开始攻略天京 。
按照曾国藩最初的设想 , 湘军4路齐进 , 合击天京 。
可是 , 由于太平军的阻击 , 3路湘军被阻 , 当曾国荃部抵达了天京城下时 , 其他各部都距离很远 , 难以救应 。
李秀成|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何解救不了天京?
文章图片

战役开始后 , 李秀成决心来一次“手术” 。他把重点放在西路 。
西路的重点是:攻占江心洲 。
只要太平军控制江心洲 , 以火力封锁江面 , 就可以切断湘军水师、陆师的联系 , 阻断湘军的补给线 。
太平军数千人冲上江心洲 , 抄敌后路 , 企图截断敌人运道 。
湘军的反应速度真不是盖的 。他们立刻组织兵马 , 连夜筑垒十余座 , 与太平军在洲上对峙 。
由于江心洲战场不大 , 太平军兵力虽多 , 但能投入者不过数千人 , 兵力优势无法施展 , 遂达成僵持 。
西路 , 陷入僵局 。
就差一口气的东路西路陷入僵持后 , 18日开始 , 太平军把重点放在东路 。
东路 , 是硬仗 。
李秀成|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何解救不了天京?
文章图片

太平军在火力掩护下 , 背着板子 , 填上壕沟 , 奋力前进 , “烽燧蔽天 , 流星匝地” , 攻势猛烈 。
太平军攻势猛烈 , 湘军一开始还真吃不消 。
曾国荃亲自督战 , 被飞子击上左脸 , 副将倪桂阵亡 。
23日 , 李世贤率3、4万人来助战 , 太平军攻势更盛 。
曾国荃形势危急 , 本在保护西路的曾贞干率军来救 , 拼死抵抗 。
25日 , 曾国荃的汇报 , 显示他已经抵挡不住了:我军已疲且惫矣“ 。
此时 , 湘军的一次主动出击 , 稳定了形势 。
被反击打乱部署原来 , 在太平军集中精力于东路时 , 西路营垒散而不坚 。
李秀成|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何解救不了天京?
文章图片

湘军见有机可趁 , 遂在西路发起反击 , 击毁太平军营垒12座 。
太平军猝不及防 , 损失惨重 , 只得将江心洲的军队撤回山上 。
太平军的调整 , 使他们对东路的进攻放缓7日之久!
就在这段时间 , 芜湖等地的湘军援军抵达战场 , 带来了3000生力军 。
湘军形势得以好转 。
接下来 , 双方迎来了最惊心动魄的一刻 。
死战在调整期 , 太平军也没有闲着 , 他们继续挖掘地道 , 准备土攻 。
曾国荃跟太平军打了这么多年仗 , 太平军的套路他再清楚不过了 , 已有准备 。
曾国荃紧急下令:在壕墙内再筑一道墙!
11月3日 , 最惊心动魄的一刻来临 。
太平军地道爆破炸塌湘军营墙两处 , 从硝烟中杀入 , 冲入缺口 。
湘军早有准备 , 据内墙死战 , 杀伤太平军后发起反击 , 堵住缺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