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国历史著名的一次步骑对抗的经典战例,一位被湮灭了的天才将军

【三国|三国历史著名的一次步骑对抗的经典战例,一位被湮灭了的天才将军】《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这点没有人会否认,无数故事和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民间广为流传 。但千百年来,却也有一个对民众的大毒害:就是将古代复杂的军事对阵简化成武将的武力值的对抗 。甚至许多人还幼稚地认定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
三国|三国历史著名的一次步骑对抗的经典战例,一位被湮灭了的天才将军
文章图片

不过看后反倒有个疑点,蜀汉在最鼎盛的时候,全国的兵力才十五万多一点的 。还分兵各处,自己能集中的兵力也就十万左右,这个阵怎么布的出来?诸葛亮难道去偷三万多部队?既然布不出来又怎么知道这个布阵的实用性?而在一个局部战场上能完成这个布阵规模的恐怕只有魏国,估计诸葛是在教魏国如何布阵,说不定还是故意给魏国挖了一个坑 。
在历史上步骑的对抗中,骑兵基本是属于碾压步兵的,汉初刘邦出征匈奴,三十万人被对方十万骑兵围于白登就是一个例证 。但历史也有偶然,三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步兵与骑兵对抗完胜的战例,这里就要说到布阵的重要性了,这是一次阵形搭配完美的典型战例,可惜这位出色的将军因为死的太早在三国历史上一直被湮灭了 。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次步、骑混合兵种的一次大规模阵地战,结果是步兵取得完胜 。这次战例对理解古代战法有相当作用 。此战就是是袁绍与公孙瓒著名的界桥之战 。录于下:
三国|三国历史著名的一次步骑对抗的经典战例,一位被湮灭了的天才将军
文章图片

''绍自往征瓒 。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 。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 。左右各五千匹 。白马义从为中间 。亦分为两校,左射右,右射左 。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
''麯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以步兵数万结阵于后 。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骄锐 。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 。义兵皆伏盾下不动 。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 。直前冲突 。强弩雷发,所中必倒 。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 。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
此战中,公孙瓒步兵三万、骑兵一万 。就人数及装备而言,大约和当年创建横跨欧亚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所率的军队相当 。而公孙瓒为辽西人 。他常年和游牧民族打交道,常与他们作战,自然非常熟悉他们的战法 。他在战斗中的布阵也与亚历山大的军队很有相似之处 。
其手下的士兵也勇猛强悍 。我们前面说过,养战马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中原乱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公孙瓒的军队看来很富有、居然有一万装备精良的骑兵 。这支部队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马义从 。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支骑兵中的骑兵,精锐中的精锐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的军阀中应该是最强大的,这是一支绝对可怕的打击力量 。
三国|三国历史著名的一次步骑对抗的经典战例,一位被湮灭了的天才将军
文章图片

这里先说下公孙瓒具体布阵的方法 。步兵为方阵,在中间 。骑兵在两翼 。骑兵应当是楔形的,尖头朝前 。所谓的''左射右,右射左'',大概是左边的骑兵斜对着右翼的骑兵;右侧的骑兵也是斜对着左翼的骑兵 。互为犄角之势 。这样布阵的想法是左右翼骑兵先冲击对方的步兵,中间的步兵和弓箭兵加以配来杀伤敌人 。
公孙瓒多次和胡人交手,连强悍的游牧民族的部队都害怕他的骑兵 。他也曾将数倍于自己的黄巾军(估计多为步兵)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切自然使公孙瓒不把纯步兵的袁绍部队放在眼里 。在和袁绍交手前,他一定是信心十足:我一定会消灭袁绍,独霸整个华北平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