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点|8000字干货好文|不知道这4条准则,别说你懂「用户思维」( 六 )
我们正在从一个静态的名词世界前往一个流动的动词世界。在未来三十年,所有有形的产品,都会变成无形的“动词”。产品将会变成服务和流程。
——凯文·凯利
因为这种改变,「物 」的数字化 ,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解决问题工具,盈利工具,而是数字化生活工具,品牌也不再是信用背书,心智定位,而是一种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好坏的标准不再是产品自身,而是,让数字化的「物 」在生活中得以运用,以此赋能和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不止是销售美好“事物”:咖啡、文创、文旅、IP、严选等;而是让美好的“ 事物”在生活中得以使用。
第三,“极致”和“好”没有止境,迭代和创新需要持续发生。
“在无价,无界,无序的时代,让我们一起融入“人的价值最大化”的无限游戏”。——张瑞敏/海尔
如此三个认知,才可能抓住了用户进步的核心所在。
四、用户思维4——超级会员、朋友、伙伴、家人,而不再是粉丝粉丝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我们却已经从移动互联时代走入数字智能时代,从实物为中心走到了用户为中心的时代,从传统零售走向连通线上线下创造的新体验和新场景新零售时,用户成为数字品牌最重要的资产和变现的基础,粉丝还能是粉丝吗?
当大数据成为生产力,会员体系作为用户关系的基础设施,成为一个不断提高效率的新信用体系时,关系越深,交易效率越高,并且递进整体实现自循环时,这样一个全新的闭环生态中的人,他们还能被称为粉丝吗?
当Z世代成为消费顶流,品牌背后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成为年轻人购买的要素 ,他们不仅购买感知和体验,还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归属感,还期望通过社交被关注和被认可的世界叠加,社群成为场景的商业动力时,这些与品牌一起前行的伙伴,还能被称为粉丝吗?
当点赞、分享和评论成为各平台和品牌的底层能力之后,在数字衍生出更强大的渗透、互动和参与能力,在KOL、KOC、主理人等更多元的意见领袖成为共建日常,在快闪、目的地、美术馆体验成为社交常态时,原来仅仅是摇旗呐喊或是发牢骚的人群,还能称为粉丝吗?
这就是粉丝和会员进化的时代演绎。
他们可以是村民(阿那亚)、可以是伙伴(蔚来)、可以是朋友(内外内衣/三顿半),可以是超级会员(亚马逊京东),可以是生活者(茑屋书店/7-11),可以是生态参与者(Airbnb)……,可以是其他什么,但绝不再是粉丝。
文章插图
所以,请不要再不将用户当做粉丝。
此时,你会发现用户《参与感》开始过时,实打实的共建成为新能力 ,更有甚者,将控制权交给用户。
那些欧美的数字品牌(DTC品牌)已做出了成功的示范。
层级1:让用户参与、互动,并生产内容。
“千禧一代心目中的雅诗兰黛”的Glossier。把Instagram的展示空间部分转让给了用户,线下店铺的「打卡贴」在官方渠道发布;在用户中选出品牌大使;在Slack(群组聊天工具)跟用户保持互动交流…….,由此, 用户乐此不疲地分享着有关 Glossier的一切。
层级2:与用户共同创造创新产品
美妆品牌孵化器Seed Beauty。所有品牌和产品均来自用户的参与。随时随地获取反馈 并邀请百万用户担任产品研发专家,进入实验室和工程师们一起讨论产品。Laura表示「行动和实时参与是一切事情的核心准则」。
层级3:观念引领,一起改变世界。
当一群文化认同、兴趣圈层的人群真正形成社群,以独特的影响力与“产品”的价值融合后, 这些人和追求的这件事情,自然会爆发无穷的生命力:露露柠檬 (Lululemon)、Allbilds、蔚来、淘宝造物节。
推荐阅读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腾讯|被约谈点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马化腾还扛得住吗?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