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明|为何智商越低的人,反应速度却越快?心理学:这3个原因造成的( 二 )


所以筹划布局做决策,往往不是越快越好。尤其是高层领导者,在吊诡复杂的局势下做决策,不但需要考虑自己,还需要考虑市场、行业、下属、受众,甚至对于未来的发展要以十年、百年为单位来筹谋。这种情况下,慎之又慎,智商再高的人也不会“不过脑子”快速做出反应,所以反应快、回应早的,不见的是聪明人。
小聪明|为何智商越低的人,反应速度却越快?心理学:这3个原因造成的
文章插图
2.“耍小聪明”VS“大智若愚”
智商越低的人,眼界往往越浅,只顾眼前。对于他们而言,反应速度快也是一种耍小聪明的体现——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深究、去思考。表象如何,就是如何;快人一步就是胜利;就算不全面、不到位,还有后面的人可以补充。
而且耍小聪明的人往往特别爱自我表现,这在高校的翻转课堂中也很容易体现出来。一旦由学生来主讲、剖析问题,平时接话快,自认为反应速度快的学生,倾向于根据所得到的一部分信息进行判断,因此得到的结论通常比较片面。而他们也比较轻易得到满足,甚至还会“抖机灵”来显摆。
小聪明|为何智商越低的人,反应速度却越快?心理学:这3个原因造成的
文章插图
注重思考和钻研的学生,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准备,查阅资料,提炼观点,因为高智商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对于他们而言,未知才是常态,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规律会更加地怀疑和审慎。就像数学家芝诺所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真正大智若愚的聪明人,注重的不是反应的速度,而是不露锋芒的随波不逐流,不为获得浮夸的赞美,而追求一种境界。反应快与慢,他们根本不在乎。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写了一本书叫作《钝感力》,主张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现代人不需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不用那么快得到结果,更有创造力的在于过程。
高智商的人普遍拥有更强的“钝感力”,就是因为他们相较于眼前的利益,有更高的格局和追求。虽然没有那么敏感又快速的反应,但是他们能沉下去钻研,能放长远思考。看似比常人“慢半拍”,实则是因为他们大智若愚,意志坚定地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所以从结果看,“聪明不快,快者不聪,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小聪明|为何智商越低的人,反应速度却越快?心理学:这3个原因造成的
文章插图
3.“底层思维”VS“情感隔离”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作“情感隔离”,这是人类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就像一个保护壳,把人从纷乱复杂的感觉中保护起来。
这个保护壳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有了情感隔离机制的人,能够专注于研究的领域,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坏处在于,因为他们把思维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同时也会选择性隔绝很多次要信息,导致很多人误以为他们“冷漠”“迟钝”“反射弧过长”。
小聪明|为何智商越低的人,反应速度却越快?心理学:这3个原因造成的
文章插图
大侦探福尔摩斯也是这样,在《血字的研究》中,华生总结福尔摩斯“文学知识无,哲学知识无······”华生发现,涉及到那几个方面的知识或者新闻,福尔摩斯就表现得漠不关心,甚至一无所知。华生忍不住发了问,因为他觉得福尔摩斯这个顶级聪明的人应该是全能的,福尔摩斯回答的言简意赅,和专业领域无关的内容,“没有用,所以就算知道了也要忘掉”,以便腾出来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领域上。
智商低的人,往往不具备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他们的思维没有这么高级,反而更容易被认为是“热心”而且“反应迅速”。他们就像一个注重效率的“裁缝”一样,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吸引,既不加以甄别和筛选,也不深入思考,他们信奉“拿来主义”,东拼西凑,浅尝辄止。在这种底层思维的影响下,反应速度快也是情理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