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贞观之治一大功臣,知书达理,贤淑温柔,以大局为重
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的的妻子,长孙皇后也是一大功臣 。长孙皇后是大唐盛世中的一个美丽传说,她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十三岁嫁给了李世民,后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长孙皇后知书达理,贤淑温柔,这使得她能够事事以大局为重 。长孙皇后世人公认为千古第一贤后 。
治理后宫
长孙皇后一直是读书的人,她了解古今中外 。另外呢,她树立了一个俭朴的榜样,如果物资供应够了,就不会贪多 。
皇后在处理后宫的关系上,也就是最复杂的问题 。有一个宫人可能因为难产生下孩子就死了 。她就把这个孩子当做自己亲生的养,别的妃子生病了,就给她们药 。因此她治理的后宫是平安无恙,风平浪静 。
文章图片
皇后出面了找皇上,要求保存安业的生命,她说安业这个哥哥对我们兄妹不好,大家都知道,这是家丑 。如果现在真的按法律把他处死了,老百姓就会说我是官报私仇,那我们这个家丑不就太大了吗 。
皇帝当然说,那不能因为安业这种不道之徒来影响皇后的声誉啊,所以不杀了,流放岭南,安业的命就保住了 。
皇后心地很好,一方面要维护长孙家族的声誉,另一方面确实也想保护哥哥的生命,虽然那个哥哥对她很不好,但是她保住他了 。
文章图片
反对长孙无忌升官
贞观二年的时候,唐太宗就想把长孙无忌升成仆射 。皇后就公开地反对,因为,外戚干政是很不好的一种事情,如果出现了就是悲剧一场 。
所以外戚家不能掌实权,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的关系很好,李世民还是想让他多管点事帮自己呢,可是皇后就是不同意 。
李世民就生气了,不听你的话,最后皇后也没辙 。但是皇后还在使劲地做工作 。
一年后,有人提了报告说,长孙无忌揽权 。皇后听到消息后,赶紧找长孙无忌,让他辞职 。长孙无忌没辙,皇后这么坚持,就提了报告 。
虽然李世民还是到朝廷上给长孙无忌做了一个名誉恢复,但是还是让长孙无忌回到家中,担任了一个名誉很高的职位,但是没有实权,后来长孙无忌就去修法律去了 。
文章图片
长孙皇后在对待长孙无忌的问题上,表现的十分谨慎和理性,而这种理性,她不仅表现在对待长孙家族的事情上,还体现在对待朝廷之臣上 。
魏征劝谏
有一次,长孙皇后的女儿,长乐公主出嫁 。唐太宗知道皇后疼这个公主,就跟有关部门说,说长乐公主出嫁,不应该按一般的公主的规格办,应该超规格地办,有关部门当然就奉命行事 。
结果魏征就出来捣乱,说这不符合礼法、规矩,不能这样办 。唐太宗就跟皇后商量,于是皇后说了一番话 。
她说过去她一直不明白陛下为什么很重用魏征,而现在她明白了,因为他善于用礼制,用礼仪来限制主人的情感 。他敢于直言,他做到了别人都做不到的事儿,这就叫忠臣,这就是良臣 。
所以就按魏征的意见办,然后皇后还专门送去了赏赐 。
如果长孙皇后是小肚鸡肠的人,那就完了,所以在贞观时代,皇后的这种做法,是别人做不了的 。皇后对皇帝能起的作用,是别人起不到的,所以贞观之治一大功臣当然就是长孙皇后了 。
文章图片
三个遗嘱
长孙皇后在她临终前留下了三个遗嘱,而这三个遗嘱关系到贞观后期的发展 。那么是哪三个遗言呢?
第一、薄葬,尽管古人注重死者为大,儒家也注重厚葬,更不用说皇室了 。但是长孙皇后是俭朴之人,认为没必要厚葬 。
推荐阅读
- 宋福金|乱世逆袭的陪嫁丫鬟,小姐是嫔妃,她却成为了皇后
- 述律平|皇帝死后皇后让大臣殉葬,大臣反击:为何你不?皇后拔刀砍掉右手
- 皇后|《知否》为大局屈尊纡贵,皇后送张家东珠完美展现了母仪天下之范
- 孝贤纯皇后|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可以说是白月光,却不能说是真爱
- 玄烨|孝惠皇后并非康熙生母,为何康熙为她献舞祝寿,后为其割辫治丧?
- 李自成|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后,他漂亮的高皇后下场怎样?说出来你别不信
- 宋仁宗|宋仁宗一生三挚爱正宫死于宦官,第二任皇后和长女爱上宦官
- 清朝|她本有机会成清朝开国皇后,却与皇后擦肩而过,只因坐轿子不下轿
- 燕王朱棣|朱元璋在给朱棣剥橘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 吕雉|吕雉是皇后,戚姬是宠妃,为什么刘邦给了寡妇生的刘肥最多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