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300多年的一个大省,因一特殊原因,从中国地图上被彻底抹去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从部族概念逐渐演变成民族的概念,由民族概念演变成地域概念 。其实察哈尔本来是个有影响力的蒙古部落,渐渐的,由于它的强大而变成民族概念,最终变成了文化概念 。
中国历史上被撤销的省中,察哈尔无疑算是大省,并且是独特的 。察哈尔鼎盛时期是铁木真的第十五代中兴之主达延汗时期,他分了蒙古六部,察哈尔是他亲率的一部,人口占了一半 。
察哈尔|300多年的一个大省,因一特殊原因,从中国地图上被彻底抹去了
文章图片

在清代,察哈尔部是比较低等的部族,清代蒙古分三个等级,八旗蒙古、扎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 。八旗蒙古只最早归附清政府的,待遇就最好,他们当时和清朝满洲八旗并肩作战,战功赫赫,所以清朝建国后就将他们安排在内地,成为清廷门户力量 。扎萨克蒙古是内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也有一定特权,爵位世袭,在朝廷大事上也能发发言 。内属蒙古是由于很多原因,丧失了自己贵族权力的蒙古贵族,比如叛乱 。这些人比较悲催,既无贵族特权,又不能世袭,察哈尔八旗蒙古就属于这类 。
清朝细致的归类也真是不容易,但察哈尔蒙古八旗似乎更不容易,察哈尔地区疆域辽阔水草丰美,清朝设有好多牛马羊,这些放羊的任务都交给察哈尔八旗来做了 。国内有战事第一个从察哈尔抓人当兵,征为察哈尔八旗兵丁 。
乾隆曾经从察哈尔八旗征兵,这些人永世都没有返回自己的家乡 。
察哈尔|300多年的一个大省,因一特殊原因,从中国地图上被彻底抹去了
文章图片

察哈尔就是这样一个由鼎盛辉煌沉沦的地域,也是一个由鼎盛渐渐寂灭的民族,民族的概念随着察哈尔的苦痛,已经不太清晰,但文化概念却越来越清晰 。
察哈尔文化是一种以草原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特质,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文化的独特性,察哈尔蒙古对自己的民族有很强的认同性,区别于对整个蒙古的民族概念,察哈尔有一个特定的民族概念 。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察哈尔不是一个省,它是一个特区,隶属于察哈尔八旗,为清廷放牧养马和保护清朝门户的地区 。
民国二年,察哈尔改为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七年改为省,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市延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等都是察哈尔的管辖区 。
后来察哈尔省被日本占领,借此控制内蒙古和新疆的部分地区,日军投降后察哈尔重新恢复自由 。
察哈尔|300多年的一个大省,因一特殊原因,从中国地图上被彻底抹去了
文章图片

一九四九年,察哈尔省重新被设立,原冀热察行政区所属旧热河省地区部分仍划归热河,平古铁路以东的旧河北省部分划归冀东行政区,其余地区属察哈尔 。
一九五二年,年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原察哈尔省辖区并入河北、山西 。
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还真是恰如其分 。至于为什么要将察哈尔裁撤,因为察哈尔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可以成为中原的屏障,蒙古自治区建立以后,沿途一些身份拆开蒙古自治区,一部分归入河北,这样也是为了好管理 。
翻开很多国家的地图,我们发现划分细致的区域大都是比较繁华的,自然条件不好,经济边缘化的,就比较广 。有的省一下子就是五六个省份的总和,不好掌控,所以拆分了填补到其他地方 。
【察哈尔|300多年的一个大省,因一特殊原因,从中国地图上被彻底抹去了】不过,在这个存在了三百多年的察哈尔蒙古部族人民的心里,他们永远是有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省份消失了,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是不会改变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