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堂堂加上市背后:企业扎堆的敏捷化,并不是一条万能路

敏捷办公领域正在逐步生态化,有玩家抓住了机遇,不过行业格局依然在嬗变。
10月4日,AgiiPlus堂堂加集团宣布,已与SPAC公司Goldenbridge签订合并协议,合并后的公司将以“AGII”代码挂牌纳斯达克。同时,堂堂加集团的估值预计将达约5.78亿美元。
成立于2015年,堂堂加在敏捷办公领域打造了S2aaS(Space & Software As A Solution)的独特商业模式,这成为它的立身之本。当下,企业纷纷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敏捷办公乘风而起,商办行业似乎迎来新浪潮。但是,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敏捷化能不能给大多数企业换上新面貌,还要打一个问号。
为打工人“打工”,办公生意不好做
堂堂加诞生于新办公赛道,曾与WeWork、优客工场、筑梦之星等是直接竞争者。2015年,华住集团作为天使投资方,与堂堂加前身DISTRII办伴(目前为堂堂加旗下三大业务之一)正式签约。
iot|堂堂加上市背后:企业扎堆的敏捷化,并不是一条万能路
文章插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联合办公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榜》显示,DISTRII办伴在中国联合办公行业排名第七,仅次于WeWork中国。回顾联合办公行业发展史,更能理解堂堂加从传统办公空间提供商转型敏捷办公服务商的动机。
首先,联合办公——或称共享办公兴起于2015年,在2016年开始出现投资高峰。比如明星项目优客工场受到红杉资本、真格基金等机构青睐,2020年IPO前总共融资17轮。但是,办公概念没能从风口软着陆,而是以持续不断的亏损给了投资者们当头一棒。此前,软银就因投资WeWork出现过66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究其原因,重资产模式的缺点显而易见,基础成本极高,再加上周转率难以保证,联合办公的收租梦想始终难以高效实现。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在空间管理基础上,2021年6月,“Distrii办伴”正式升级为“AgiiPlus堂堂加”。MaxOffice堂堂办公(敏捷化线上办公数字服务平台)、Spacii全办智造(办公存量更新与科技升级服务平台)、Distrii办伴(商办空间科技运营管理平台)三大子业务随之明确。
堂堂加定位为“敏捷办公一站式解决方案引领者”,向“打工人”们提供空间硬件+服务软件的工作解决方案,并将其总结为S2aaS - Space & Software As A Solution商业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其创始人为前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胡京创立,对行业认知深刻、“对口创业”也是堂堂加能实现有目的转型的重要原因。
iot|堂堂加上市背后:企业扎堆的敏捷化,并不是一条万能路
文章插图
对比传统办公空间服务商,堂堂加的实力如何?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堂堂加已服务超过7500家企业客户和95000名在线会员,综合管理面积约60万平方米,在中国和新加坡的一级和门户城市运营着 50 个物理敏捷工作中心。
作为对比,今年向SEC递交招股书的筑梦之星共拥有26个国内城市的50个办公空间,在管面积约23万平米,为约1487个企业客户和516个非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国内实现连续盈利的创富港则拥有212家门店;2020年,优客工场在轻资产模式下的管理面积从17.12万平米增长至35.15万平米。
因此,从在管规模看,堂堂加基本处于第一梯队,而对联合办公企业而言,最终的业绩指标一是管理面积,二是单位面积收入。第二点关系到企业最终收益,但“赚钱”却一度是联合办公行业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2016 年到 2020 年,堂堂加的复合年收入增长率约为 158%,其中2020年的收入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23.7%。但其余多数企业更多面临着增长慢、亏损高的双重困局。
比如优客工场成立六年来持续亏损,2019年底从自营转向轻资产后,2020年第四季度才实现首次季度盈利6279万元,在融资规模数倍于堂堂加的基础上,其增长率与堂堂加基本持平。2018到2020年上半年,筑梦之星分别亏损515.28万美元、1843.82万美元、1014.68万美元,情况也不乐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