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二 )
虽然智勇双全,但其影响力、规模,与当年老令公的雁门之战已不能相提并论 。
最后,杨文广回归对辽前线,献阵图及夺幽州的方略,但未得朝廷批复就去世了 。
他死后,被追赠同州观察使 。其职务已远不如祖、父了 。
杨文广去世的时间是1074年,距靖康之耻尚有50来年 。
其后,虽然杨家后人在各类小说中继续活跃,但在正史中,已告一段落了 。
无人能救宋不过,似乎不必遗憾 。
因为,从种家将的经历来看,杨家将纵然尚在,亦无力回天 。
在杨家军渐渐淡出的同时,在宋夏战场,种家将正在崛起 。
文章图片
种世衡开始,种谔、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等人世代为将,成为大宋的脊梁 。
这支种家军,“有幸”活跃到了靖康年间 。
不过,骁勇善战的种家军,遭遇的仍然是悲剧 。
当时,金军围攻太原 。大宋从宋夏前线调集重兵来救 。
大宋兵分三路,其中,种师中率军出井陉,与其他两路共解太原之围 。
种师中收复寿阳、榆次等地后,由于其他两路未行动,遂暂回真定,等待变化 。
但宋廷枢密院责备种师中“逗挠”不进,责令其迅速进军 。
无奈之下,种师中率部轻装西出 。
尽管种家军5战3胜,战斗力不俗,但因其他两路未至,遭遇围攻 。
种师中率军死战,身中4创,力战而死!
不知种师中战死,会不会想起当年陈家谷的杨业呢?
坐在东京城中的枢密院遥控战局,大宋军中虽有良将,又有什么用呢?
良将之殇回顾杨家将的经历,我们大致可以看出2个规律 。
1、以文制武,导致杨家将的地位、影响力一代不如一代 。
文章图片
杨业为方面大将,与其配合的潘美等人也是经验丰富的从龙将领 。
所以,杨业其实还算杨家将中相对幸运的,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
雁门之战,潘美、杨业可以自己定下战策,一举取胜 。
即使是陈家谷之战,杨业也对战策有发言权 。
可是,到了杨延昭时,从大部署,到各军行动,皆严格按照宋真宗的部署行动,严丝合缝 。
大宋最高级别的指挥人员,已不是曹彬、潘美这样的战将,而渐渐代以文官 。
因此,杨延昭虽智勇双全,但官职、地位已不及其父,在澶渊之战,杨延昭只能老老实实起到迟滞作用,无法逆转大局 。
而身为将门世家的杨文广,甚至还要文官范仲淹提携才能脱颖而出!
杨家将,地位一代不如一代,并非因为后浪不及前浪,而是大宋以文制武,武官地位日益下降的结果 。
所以,到北宋末年,即便杨家将还有人才,恐怕也出不来了!
2、“超前”的“总参谋部” 。
在事发突然,朝廷旨意来不及干预的作战中,杨家将往往能充分发挥其将略,建功立业 。
文章图片
可是,在超大规模的对决中,一旦受制于朝廷严格命令,杨家男儿或无能为力,或成为胡乱调度的牺牲品 。
大宋的指挥系统,看起来颇为“近代化”,颇有后世德国、日本总参谋部的样子 。
但是,在那个通讯落后的时代,由不了解前线战局的文官遥制,其结果注定是悲剧的 。
从杨家将到种家将,及至南宋的岳飞、韩世忠,甚至到了南宋末年的孟珙,大宋并不缺将 。
但这些良将,最后都只是壮志难酬,甚至悲壮而死,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
总之,在大宋以文制武的国策下,武官世家的杨家将虽人才素质始终很高,但地位、影响力一代不如一代,到北宋末年,已“泯然众人矣” 。
推荐阅读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漏洞|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弹幕|弹幕文化发展至今,内容形式即将来到图片阶段
- 微商|微信朋友圈上线折叠功能,微商的末日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