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康熙驾崩后,皇十四子胤禵手握重兵,为何不兵变夺位?
因为这是一道“双重锁”,胤禵的确手握西北精锐兵权,可一旦用来造反,那么就马上不攻自溃 。
而胤禵的“锁”,乃是当时的川陕总督年羹尧 。
作为康熙的十四子,胤禵是有一定优势的 。
文章图片
胤禛登基,里外配合算得上一句“天衣无缝”的 。
虽然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人在有生之年,私底下没有少干直接传播胤禛“改遗诏”的故事,但细细分析,从隆科多到年羹尧,这一切安排证明了康熙的意思,因为隆科多还是胤禛养母的弟弟,算是胤禛的“亲舅舅”,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乃是胤禛的宠妃 。
唯关系论、利益论,证据都证明了康熙的意愿,而康熙的“反复无常”,从九子夺嫡就开始了,他一直都不说明确的话,做的事情都是“欲盖弥彰”,多重意义的康熙本就让人难以捕捉轨迹,明白这一切的胤禵,就已经失去了寻找真相的心 。
从道德层面讲,胤禵一旦再次造反,那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死罪,因为年羹尧断了他的后路,所以胤禵一定会输,那么他一定赢不了的前提下,没有必要酿造出更难以承受的苦果,唯有在绝望中寻找生机 。
比起带着人马向胤禛要公道,他还不如老实一致对外,先把准噶尔汗国的问题给解决了,一旦获得声望,自己也有一张“护身符”保护着,不至于因为争夺皇位失败而被胤禛施加手段害死 。
所以胤禵本身也是一个政治家,在政治家的世界里,情绪不重要,得到的结果和利益才重要,不能因为情绪和感性导致人走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文章图片
但胤禵还是暴露了一些情绪,最起码在最初的礼数上,胤禵落下了话柄,不尊重皇帝,所以就被软禁起来 。
后来的谣言传播,乃是胤禵实在没办法之下的泄愤,而胤禛也不可能真的把弟弟怎么样,所以也就只能是囚禁了 。
但即便是囚禁,他们的生母乌雅氏都要跑出来给小儿子主持公道,本来乌雅氏能够成为太后,因为胤禛和弟弟的矛盾,乌雅氏到死都没有当过真正意义上的太后 。
她以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小儿子,而这个方法,多少有点效果 。
天意弄人,胤禛把胤禵关到自己驾崩为止 。
而当他驾崩的时候,胤禵却是还在人世,后来乾隆又做出了和胤禛完全不同的事情,譬如给一些皇子平反,这里面就有胤禵 。
在乾隆登基不久后,还在人世的胤禵就被放了出来,后来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年 。
因为年轻,胤禵本来有着无限可能,但这种年轻,却因为皇位斗争失败而让他变得煎熬,最终在兄长的统治下,无缘无故增加了十数年的牢狱之灾,人生也因此蹉跎了十数年 。
文章图片
这可能是康熙想到了的,也可能是想不到的,或许在康熙的心里,这一切也是在赌而已 。
【胤禵|康熙驾崩后,皇十四子胤禵手握重兵,为何不兵变夺位?】如果胤禵当年引着大军回朝造反,那么大清必然是岌岌可危,可冥冥之中,胤禛有着天命的护持,一切坏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
推荐阅读
- 玄烨|孝惠皇后并非康熙生母,为何康熙为她献舞祝寿,后为其割辫治丧?
- 康熙|康熙如果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为大国,西方列强或许也忌惮三分
- 康熙|康熙有55个孩子,其中有21个孩子早夭,为什么太医救不了他们
- 秦昭襄王|苦熬14年,仅当3天皇帝就驾崩,儿子在位短短3年,孙子是千古一帝
- 康熙|康熙命令雍正一生不准踏上五台山,到底是什么原因
- 靳辅|康熙是如何识人用人的?看看他对靳辅的任用,我们就知道了
- 康熙|康熙将儿子软禁26年,儿子没事干,娶了16个老婆,生29个孩子
- 秦孝文王|太子苦熬14年后当上国王,登基仅3天便离奇驾崩,孙子是千古一帝
- 雍正|康熙刚离世,雍正就将宜妃赶出宫,百年后世人才?知?真相
- 皇太极|13岁下嫁皇太极,穷其一生保全大清王朝,康熙却为何38年不埋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