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运营4大底层能力之二:如何找到运营的节奏感?( 三 )
这个时候在KPI指标不变的情况下,要想达成就需要考虑额外的或者新的宣传转化手段,在对应的压力下可能出现影响社群成员体验、夸大包装和抱着常识性心态去做更多缺乏性价比的事情出现。即使在我们做出详细的规划情况下,也会出现实际落地结果的偏差,主要受到客观情势带来影响和运营者主观行为(能力)带来的影响,具体在《方案 VS 实践:为什么结果总是会偏离预期?》文章中有详细的分析。
一旦实际结果偏离规划和预期,面临指标压力,临时性的调整就很可能出现节奏感混乱的情况。
比较常见的在线教育项目运营,一旦设定的目标达成压力较大,为了完成指标,可能会临时性考虑上线新内容,策划新的营销活动,变相降价等方式,而这些都是基于KPI压力的情况下做出的临时性,且为了应对短期KPI指标的决策,那么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运营节奏感丧失的情况。
三、如何找到运营的节奏感?运营中的节奏感是指:在既定的目标下,在规定的时间、以特定的资源和人力,以当下最具可能性或最佳的手段,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最终让业务落地能够按照预期节奏和目标进行。即使在落地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够有节奏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策略进而去解决问题。节奏感的核心是能够掌控事情的运行,而非被事情带着走。
因此,我们可以将运营中的节奏感基本逻辑梳理如下:
文章插图
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逻辑,确保运营具备“节奏感”的核心思路和方向如下。
1)在有清晰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业务流程梳理,再从流程中寻找策略性的解决方案。
以某3D模型网盘产品的公众号投放为例,这是微信交流群了的一位运营同学,对该产品公众号投放的总结,其中也有意识的对投放流程做了梳理,但在整个流程梳理上是有优化空间的,在此基础上给出的修改建议如下:
文章插图
同样对于在线教育项目也是一样,如果以外投为主的课程项目,会有一个完整的转化模型,基于这个模型将整个运营链路流程化,并在每个环节确定出核心过程指标,后续的运营就是持续的去优化该转化链路,大致流程如下:
文章插图
2)掌控感,明确过程指标和阶段里程碑成果。
很多时候我们的运营工作结果的反馈是需要一定周期的,且结果具备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基于结果指标进行过程指标和阶段里程碑成果的拆分,在具体的事项推进中从直接关注结果指标,到关注关键过程指标。
类似我们OKR工具,业务推进过程中必然有几个关键KR直接影响结果指标的达成。对于过程指标和阶段里程碑节点的管控,可以参考以下表格思路来进行:
文章插图
3)找到运营推进过程中的确定性策略。
我们的运营工作一定会存在确定性的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事项,而整个的运营事项的推进一定是以确定性事项为主。所以在做具体的运营方案和落地规划时候,首先要考虑该方案在落地过程中确定性的策略和手段是什么?确定性手段和策略预计能够贡献的目标占比是多少?
比如做教育类项目,如果某个课程以外投为主,且已经跑通了投放模型,那么在下一阶段的运营规划中主要围绕投放模型做关键环节的指标提升,而其他的线索获取手段和方法,如尝试中的低成本裂变、用户转介绍、自媒体拓展则属于未经数据验证的不确定性的策略,这种就不能成为阶段性的主要策略并占用主要精力。
推荐阅读
- 网络攻击|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供货|澳大利亚:为防供货中断,大型商超实施限购令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vf|车讯|大众2021年销量创10年新低;少年黑客称发现特斯拉软件漏洞
- 甜玉米|北上广一站购齐,大乡村年货升级:拼多多30亿红包聚焦全国全球尖货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