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京东每年可以多挣50亿,刘强东为什么不这么做?
文章插图
文 |酥酥
2018年,刘强东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京东每年为员工们缴纳五险一金就花费了超50亿元(按目前的员工算,肯定更多)。
他表示,京东坚决杜绝找外包公司,他认为这样是耻辱的,这个成本远远是不可以省的,不允许做的。因为京东需要为员工们的老年生活所考虑。
“工作十余年,没签过劳动合同,也没缴过社保。”
“过了退休年龄无法补缴,只能通过法院起诉企业予以赔偿。”
这些发自劳动者的心声,足以体现一份签劳动合同且有社保的工作有多重要。
一份不错的职业,不仅意味着薪水,还有生活的保障和家庭的希望。
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2020年,仅共享经济提供者就达到了8400万人。
文章插图
但有很多劳动者的自身保障不够充分,其中,社会保障缺失尤为严重。
以外卖行业为例,据外卖骑手描述,外卖骑手近六成以上没有社保,有社保的也多为兼职骑手,且基本是原单位的社保,或是骑手自行缴纳。
而当年,刘强东坚持缴纳社保人,大部分都是一线的物流人员。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里,这些角色往往是外包。而且,刘强东坚持投入十多年,更比国家、有关部门倡导更早。
近日,为补齐“平台网约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短板,北京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若干措施》,将包括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在内的“平台网约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
从措施来看,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
员工就业,员工数量越多,意味着劳动权益保障难度越大。
那么中国员工最多的民营企业是哪个企业呢?答案也是京东。
据京东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员工数量已接近40万,其中,26万是一线物流小哥。
文章插图
40万员工是什么概念?是阿里、腾讯、百度三家互联网企业员工的总和;是顺丰、三通一达员工总和的两倍。
就业群体的日趋庞大,给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考验。
那么拥有40万员工的京东是如何做的呢?
针对一线物流员工,京东缴纳的是六险一金,除了通常的五险一金,还有一份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另外,京东对一线物流员工的月工资支出,平均超过1.1万元,还有各种福利,例如高于国家法定标准的加班补贴、子女团聚补贴等。
文章插图
对于这种长期的真金白银的投入,难道京东没有犹豫过么?
事实上,京东内部早有高管提出,将配送员等基层员工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令人意外的是,看似明智的选择却遭到了刘强东的强烈反对。
刘强东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靠牺牲他们年老后保命的钱来为公司挣钱,是耻辱的,无论赚多少钱,我都会良心不安,也没有成就感,这个成本永远不可以省,京东不允许这样做。
此外,刘强东还表示,包括保安、保洁、快递员在内,每个聘用的人员都必须跟京东直接签劳动合同,不允许为了节约成本而将员工交给外包公司,京东要做有价值和意义的企业。
文章插图
正是刘强东的坚守,今年6月28日,京东集团成为同行业唯一一家入选“2021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年度评选的上榜企业。
推荐阅读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京东、B站跌超3%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淘宝|拼多多的东西为啥那么便宜?知情商家说出原因,满满都是“套路”
- 年货节|京东拼多多忙撒钱、阿里拼售后,电商巨头“春节大战”硝烟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