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代毫无存在感的湖南,为何到近代突然崛起?

对近代湖湘人才辈出的原因, 许多专家学者早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成绩斐然 。“近代湖湘文化”也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然而, 根据笔者对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梳理,觉得人们对近代湖湘人才崛起的一个基本条件和最直接的因素——晚清长沙全国科举重镇的形成还鲜为人知,专门的研究似尚付阙如 。本文就此作一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专家的关注 。
湖南|古代毫无存在感的湖南,为何到近代突然崛起?
文章图片

3. 地理位置和湘人的性格
湖南三面环山,只有北部隔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与文化平平的湖北相连 。这种封闭、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湘人刻苦耐劳、强悍健行、沉毅务实和坚韧不拔的个性 。这种性格在外患内忧、激烈动荡的近代社会,有利于造就扎硬寨、打死仗的军队和身先士卒的将领 。然而,湖南的地理位置很早就形成了,湘人淳朴敦厚、强悍刚烈的禀性也自古有之,在湖南境内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哪为什么以前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功,而与人智云集无缘呢?
4. 学风传递
【湖南|古代毫无存在感的湖南,为何到近代突然崛起?】谈到近代湖湘文化的成因,人们着墨最多的恐怕是湖南经世致用、践履笃实的学风传递 。不错,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南宋湖湘学派和清初崇尚实学的王夫之,对近代湖湘人才有深刻的影响,岳麓书院也是名副其实的培养人的摇篮 。可是,南宋至19世纪又跨越了数百年,为什么务实的学风在中间没有发生较好的效应? 船山学说在道光前的百年间又为何寂寞无闻? 千年学府累积的人才,也远远不及晚清百年间的人才之和呢?因此,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仅从乡俗民气、士习文风去阐述近代湖南人才迸发的现象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
此外,尚有外患内忧的时代背景(这不是湖南所特有的);湖南人走出湖南;新旧文化或南北思想的交汇处;移民素质较高;精英人物的人格及凝聚力等论点 。但这些已不是主要因素,限于篇幅,讨论不再展开 。
显然,上述几点都不是近代湖湘人才鼎盛的最直接的原因 。那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如同陶用舒教授提出的,近代湖南人才群体形成的标志,一是要相对于湖南古代,人才有大幅度增加,二是在同时期已超越了全国的平均数 。我们认为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最直接的因素,从纵向看,它是湖南古代所没有的;从横向比较,其恰恰是明清特别是近代人才发达地区所共有的 。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因素的条件,这个条件才是最直接的因素 。
如前所述,清后期湖南科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长沙全国科举重镇的形成,这在湖南历史上是没有的,而科举发达则是明清乃至近代全国性人才重心形成所共有的“硬件” 。再从现代人学的角度看,人才毕竟是教育的结晶,这是无人怀疑的 。基于此,笔者认为,晚清长沙全国科举重镇的形成,不仅是近代湖湘人才辈出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最直接的因素 。而这点,即教育对人才群体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历史经验,教育的功能非积代累世之功难以发挥的规律,对当今湖南社会发展的启示也应该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 。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近代湖湘文化的现实意义所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