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皇帝宴请丞相,吃肉却不给筷子,待丞相离开后皇帝道:此人留不得
导语
“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 。”——明·冯梦龙《智囊全集》
在谈及智慧的作用时,冯梦龙如是说 。事实上,遍览古今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智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一桩桩历史公案的结局背后,亦是身处其中的历史人物在面对历史事件时是否智慧的体现 。
从大处讲,智慧关乎朝代更迭,通过运用智慧商代夏而立,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而从小处讲,智慧则关乎历史人物的生死存亡,通过运用智慧陈平、郭子仪等历史人物在立功卓绝的同时,却又能在政治旋涡中明哲保身 。而这些则莫不是善于运用智慧的典范 。
但是既然有善于运用智慧者,就必然有不善于运用智慧者 。这一点,汉朝名将周亚夫便是例证 。
文章图片
丞相任上触怒皇权,终埋下祸根
丞相作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其职务、权势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这样的一个职位的担任,靠的可不只是治军上的韬略,还更需要的是历史人物的政治智慧 。因为这个职务要协调各方的利益,要在统帅百官的同时还不触怒皇权 。
但是,对于性格耿直的周亚夫而言,在这一职务上他显然是做得不够的 。在丞相任上,他越矩谏言汉景帝不要废太子刘荣,反对窦太后兄长封侯,反对景帝封匈奴降将侯爵 。
从其出发点而言,周亚夫的这些举动无疑都是有益于汉朝统治的,但是身处权利旋涡中,忤逆“家天下”的皇帝,忤逆赋予他权利的皇帝的意思,触犯窦太后、梁王,事实上已经让周亚夫身处危境 。而对于这位“忤逆、大不敬”的丞相,身为皇帝的汉景帝的态度也逐渐从平叛七国之乱时的倚重,到有所怀疑、厌烦,甚至期间他还批准了周亚夫的辞呈 。
【丞相|皇帝宴请丞相,吃肉却不给筷子,待丞相离开后皇帝道:此人留不得】
文章图片
但是,汉景帝还是决定要试探一下周亚夫,以期能够为心仪的儿子刘彻构建一个良好的执政环境 。于是,不久之后汉景帝在宫中设宴宴请周亚夫 。
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这场宴会的: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 。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 。
也就是说,汉景帝在这场宴饮中赏赐了周亚夫肉食,可是这些肉食并未经切割,而且汉景帝也并未在周亚夫面前放置筷子 。周亚夫要怎么吃呢?周亚夫又是怎么做的呢?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 。不高兴的周亚夫,向主官宴席的尚席讨要了筷子 。面对周亚夫的无状,汉景帝则不忘敲打周亚夫道:“此不足君所乎?”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此时纵使再耿直,周亚夫也已然明白了皇帝的个中意思,心有不甘的他只得跪下谢罪 。可是,周亚夫的性格或者说智慧不足还是让他“未能真正掩饰住自身的不满”,就在汉景帝宣布宴饮结束,周亚夫便自顾自地出走了 。
事实上,对于周亚夫而言,对于这场宴席他肯定会觉得倍感羞辱 。毕竟即使他已经致仕,他也仍是有功的老臣、有爵的条侯 。可他不明白的是,就在这样看似一场普通的宴饮之后,他的命运已然划上了句号 。
文章图片
汉景帝看着远去的周亚夫留下了一句:“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试问一个有着这样秉性的权臣,一个不服从管理的权臣,又怎么能是辅佐少主的人选呢?
接下来,等待周亚夫的也只能是死亡的结局了 。在史记中记载在眼见父亲周亚夫年龄老迈之后,周亚夫的儿子为他置办了五百套甲盾,以备殉葬时使用,可是依据汉律私人并不能持有甲盾 。于是,受其牵连周亚夫锒铛下狱 。
推荐阅读
- 皇帝尼SDN-802|皇帝尼空气净化器到底好不好?用后一周讲体验真相?
- 皇帝尼SDN-802|皇帝尼SDN-802怎么样上手一周说讲感受
- 皇帝|民间故事:书生捡到一枚玉佩,殿试时,皇帝笑问你可还记得我
- 皇帝|古代皇帝下葬后,地宫大门会被反锁,那最后一个工匠如何逃出来?
- 胤祥|为什么雍正皇帝追封十三阿哥胤祥为铁帽子王?
- 宋太祖|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何赵匡胤被称作太祖,李渊却只?配叫高祖
- 司马懿|司马懿夺权时漏杀一小孩,结果其后代致司马家族被灭,成开国皇帝
- 述律平|皇帝死后皇后让大臣殉葬,大臣反击:为何你不?皇后拔刀砍掉右手
- 李亨|唐肃宗寿命只比唐玄宗长半月,如果没马嵬兵变,他还能当皇帝吗?
- 皇帝|皇帝暗中在宰相衣服上烧了个洞,一年后发现洞还在,下令打开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