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954年3月 。刚刚取得高平之战胜利的后周军军营却充满了肃杀之气!
“斩”!一天之内,周世宗柴荣将侍卫亲军将校以上70余人全部斩杀!
柴荣之所以要在大胜之后对自己军队进行“大清洗”,主要原因有3个 。
1、这些人的表现,该杀!
2、柴荣急需立威!
3、柴荣不只是惩治首恶,而是一口气杀尽将校以上70余人,说明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奖惩、立威需要,而是为了下一盘大棋!
该杀的侍卫亲军将领954年3月19日,决定后周命运的高平之战展开了!
柴荣|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文章图片

曾经常年嚣张的河朔三镇,他们本应在晚唐五代的风云中迎风而起,然而,他们却在朱温、李克用等新军阀面前不堪一击 。
这正是因为军队关系盘根错节,暮气沉沉,战斗力下降!
2、骄兵悍将!
一旦正常的赏罚制度难以推行,士兵们往往会变得跋扈骄傲,难以制衡!
高平之战中,侍卫亲军的表现,正是这两个顽疾的爆发!
他们暮气沉沉,战斗力不足,一遇到危险形势,就不服调遣,擅自逃跑或投降!
谁做皇帝我不管,我只是要吃皇粮!跟谁吃不是吃?
柴荣,正准备进行“大清洗”,裁撤弱军劣将,提拔有才之人!
柴荣|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文章图片

王朴、赵匡胤,及宋初开国风云人物,多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提拔起来的 。集权之路把刀砍向侍卫亲军,不仅仅是出于战斗力的考虑,还主于集权的考虑!
自后唐以来,侍卫亲军,成为了禁军中的主要力量 。后晋、后汉,更是以侍卫司统领禁军 。
禁军军权过于集中,非常危险!
柴荣|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文章图片

因此,后周时期,开始在禁军中另建殿前军 。
随后一段事件,强化殿前军,弱化侍卫亲军,成为了后周加强集权的重要工作 。
在此之后,后来的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李继勋等人因作战不利而被贬官,而以张永德、赵匡胤为代表的殿前军将领的地位、功勋却在不断提高!
总的来说,柴荣一日斩杀70余将,既是出于正常的赏罚、立威需要,更是出于强军、集权的考虑 。
在柴荣的努力下,后周军一改顽疾,战斗力迅速提高!
遗憾的是,柴荣英年早逝,既来不及一统天下,也来不及将合理的权力格局传给下一代!
【柴荣|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最终,点检(殿前都点检)做天子!柴荣和郭威亲手开创、发展的后周王朝,最终被他们亲手建立、发展的殿前军轻松地取而代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