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1951年,胡宗南为何要化名秦东昌来到大陈岛?

1951年9月9日,一个叫秦东昌的国民党将领,以苏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的身份,前往大陈岛指挥上万国军,解放军翻遍国民党军将领名册,也没找见此人信息,后来才得知,原来这个“秦东昌”就是昔日大名鼎鼎的“西北王”胡宗南 。
原来,就在3个多月前,逃到台湾后赋闲的胡宗南给行政院长陈诚上书,称:“请以现在台湾、沿海等地的3万人为基础,成立3个野战挺进纵队,施以必要之军事战斗技术,及实施游击所需之技能,深入浙、闽、赣、苏各省边境,建立基地 。”
胡宗南|1951年,胡宗南为何要化名秦东昌来到大陈岛?
文章图片
陈诚看到胡宗南的上书后,知道这是他耐不住寂寞了 。在大陆的时候,陈诚与胡宗南都是蒋介石倚为臂膀的人物,但相互间又有矛盾 。胡宗南毕业于黄埔第一期,是黄埔系中第一号的“天子门生”,而陈诚在黄埔时期就已经是教官了 。国民党逃台后,陈诚成为名义上的二号人物,胡宗南则不仅赋闲,还经历了一场弹劾风波,已经不能与陈诚同日而语了 。
1950年初,胡宗南还在西昌指挥残部负隅顽抗时,陈诚夫妇曾登门探望已迁来台北的胡宗南的眷属 。胡宗南52岁才结婚,妻子是留美归国的博士叶霞翟 。陈诚亲眼看见叶霞翟带着三个尚幼的儿女,挤住在两间简陋的木板房里,一点也不像什么大员的府第,觉得过意不去,就将台湾省府在浦城街的一所平房借给胡宗南的家眷住 。
由此可以看出,胡宗南在失势后,由于对陈诚已经不造成任何威胁了,陈诚倒也对这个同僚还算照顾,因此在陈诚收到胡宗南的上书后,便马上拿给蒋介石看 。
蒋介石虽然对胡宗南生气归生气,但对他的忠心还是认可的,蒋介石对陈诚说:“寿山(胡宗南字寿山)丢了西昌,也不能只怪他 。他本人提出去打游击,已是不计名位高低了 。我看可以派他到大陈岛去,管管浙江前线的事,他带领旧部去那边多组织几个挺进部队也好嘛 。”
于是,胡宗南化名“秦东昌”,以苏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主席的身份,率领几个经他挑选的部属,乘船前往大陈岛赴任 。
此事虽然保密,但消息还是透了出去 。大家都觉得浙江省主席及游击总指挥的职务也不低,但查遍了“国军军史”,也寻不到这位“秦东昌将军”的资历与身世 。越是查不到,越有吸引力,越要刨根问底 。有采访人员要上岛采访,却遭到了拒绝 。一个采访人员干脆捕风捉影地写了一篇《神秘将军秦东昌》 。
胡宗南|1951年,胡宗南为何要化名秦东昌来到大陈岛?
文章图片
当然,胡宗南在国民党军的将领的确有点神秘,而且被人视作一种“怪癖” 。他很不喜欢见采访人员,不喜欢采访与拍照 。有一次,胡宗南在公众场合被某采访人员偷拍了照片,他当即派副官去找该采访人员商量花钱买下胶卷 。胡宗南从来不做生日,追随他二三十年的亲信都不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甚至在1947年胡宗南52岁和叶霞翟结婚时通知几个熟人去吃饭,人家还以为他过生日呢 。
胡宗南来到大陈岛后,在上大陈成立了“江浙反共游击总指挥部”,在下大陈设立了“浙江省政府” 。当然,说是省政府,并无什么像样的属地,不过是一个徒具虚名以作反攻号召的机构罢了,不少在台湾的人在这里挂名领薪水,比如蒋介石的第一任侍卫长王世和,人住在台北,挂名副总指挥,领取干薪 。胡宗南以从台湾带来的三个军官战斗团作为基本兵力 。战斗团的成员,是国军残部败退到台湾进行整编后的编余军官,胡宗南从中选出一些骨干,分配去训练游击队 。
上任不久,胡宗南就不断派遣这些经过训练的挺进队,使用美国军方提供的适合于别动队和特务活动的装备器材,通过小股登陆的方式进入内地,和当地残余土匪武装相结合,开展所谓游击作战 。胡宗南在大陈岛,先后训练了总人数约7000人的挺进队 。两年期间,共派出游击部队袭击大陆沿海数百次 。每当大规模进袭时,胡宗南总是亲自乘船指挥攻击与撤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