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雍正继位后为何先封胤禩为亲王并委以重任,直至四年后才收拾他?

康熙晚年诸子夺位也被后人称为“九子夺嫡”,在康熙诸子之中以皇八子胤禩势力最强大,他与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皇十四子胤禵结为所谓“八爷党”,共同参与争夺皇位 。胤禩一党也是对后来雍正继位之后威胁最大的兄弟们,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雍正继位之后并没有立刻将胤禩及其党羽剪除,而是在四年之后才彻底将胤禩剪除,其中又是有何缘故呢?
雍正|雍正继位后为何先封胤禩为亲王并委以重任,直至四年后才收拾他?
文章图片

但是雍正与胤禩的要好关系只保持到了一废太子之后,在一废太子胤礽之后,康熙就有些后悔,于是康熙又想重新复立胤礽为太子,但康熙又不好意思由自己提出复立胤礽,因此康熙暗示了一些朝廷重臣之后,就提议让朝中四品以上官员投票在诸皇子中推选太子 。
结果却让康熙十分意外,康熙的亲舅舅兼国丈佟国维、大学士马齐和李光地、议政大臣阿灵阿、左都御史纳兰揆叙、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工部尚书王鸿绪等朝中重臣都一致推举胤禩为太子,这就引起了康熙猜忌,康熙由此认为胤禩“妄蓄异志”且野心极大,有图谋皇位之嫌疑,况且如此深得人心,对康熙本身皇位也具备了威胁 。
因此康熙驳斥了这些重臣,将他们惩罚了一遍,并严厉斥责胤禩,最终康熙以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和胤礽生母嫡配皇后孝诚仁皇后托梦为由,复立胤礽为太子 。胤禩就因为这一次没能沉得住气,过早地跳出来争夺皇位,表现还十分抢眼,深得人心,连让康熙本人都感觉到了威胁,此后胤禩逐渐受到康熙猜忌和厌恶 。
雍正|雍正继位后为何先封胤禩为亲王并委以重任,直至四年后才收拾他?
文章图片

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也就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又发生了“毙鹰事件”,当时康熙去密云一带视察,而胤禩本应随侍在康熙身边,但当时恰好赶上胤禩生母卫氏去世三周年忌辰,因此胤禩去祭拜生母没有去康熙的行宫请安,只派了太监去向康熙说明情况,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回京 。
这件事本来很普通,但是胤禩派太监去说明情况时,他特意给父亲康熙送了两只非常不错的老鹰海东青,结果到了康熙这两只海东青却奄奄一息,因此康熙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盼着自己早点死,他好继位,于是康熙召集众皇子和大臣,严厉斥责了胤禩,并说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话 。
胤禩仍望遂其初念,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谓朕年已老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矣 。
——《清圣祖实录》
在《清圣祖实录》中记载康熙认为胤禩在朝廷内外秘结党羽,认为自己年纪老迈了,只要自己一死,那皇位势必就属于他了,而胤禩送上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就代表着盼康熙早点蹬腿翘辫子 。这就是历史上的“毙鹰事件”,这件事让康熙与胤禩的父子关系跌至冰点,同时也代表着胤禩彻底失去了皇位继承权 。
雍正|雍正继位后为何先封胤禩为亲王并委以重任,直至四年后才收拾他?
文章图片

这时就能看出雍正的心机了,早在胤禩被众人推举为太子时惹得康熙不高兴,他就已经明白父亲康熙对弟弟胤禩的厌恶和猜忌了,于是雍正在那时起就开始逐渐与胤禩疏远,到了“毙鹰事件”之后,雍正更是对胤禩敬而远之,两人关系则渐行渐远,但即便如此两人也没有发生过任何直接矛盾 。
此后胤禩虽然彻底与父亲康熙关系破裂,但他并未死心,他转而支持与自己关系亲近的胤禵争夺皇位,并将“八爷党”转为了“十四爷党”,后来胤禵又代替康熙征讨准噶尔部叛乱,日渐受到康熙喜爱,而胤禩也与康熙的父子关系有所回转,胤禩也认为胤禵继位的希望很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