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美团工程师回应“频繁定位”:建议谨慎下载某境外隐私软件,常用App权限开启时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二 )
如今看来,当公众对于App和操作系统的底层技术逻辑不理解,对大数据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本身存在恐惧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各种难以解释清楚的“误解”。
比如说,有大量网友质疑,这些App之所以频繁读取信息,主要是为了偷取信息变卖。
上述开发人员对这一“阴谋”也做了澄清。据了解,这些App其实并没有偷普通用户信息的动力和能力,在苹果系统里,App的权限处于严格管控且只有用户同意,软件相关服务正在运行的状态下,App才能做一些系统权限允许的动作。这些读取动作获得的信息,几乎不存在商业化的可能。
而即便是获得了一部分用户的定位等信息,如果App不能做到跨设备、跨App的数据收集,就无法将这些信息与用户实现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App想要把用户卖出去,至少要通过各种维度信息来知道用户是谁,才能完成下一步的“出卖”。
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集中对各大主流App组织清理整顿后,现在的App设计主要基于用户授予的权限范围,坚持最小范围且必要原则,尽量地实现让用户方便使用。
比如,微信希望方便用户在拍摄新照片后能及时实现一键发送,美团希望能随时及时精准地给用户推送附近的外卖酒旅。用户可以关闭微信对相册的读取权限、或使用美团时让美团每次询问是否开启定位。
尽管如此,用户在长期信息不透明之中形成的“大数据恐慌”,是一个值得互联网行业集体深思和解决的话题。
推荐阅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