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官故事】“水上电报”是怎么来的?


成都|【锦官故事】“水上电报”是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 “水电报”:“赵尔丰先捕蒲、罗 , 后剿四川各地同志 , 速起自保自救” 。成都血案后 , 全城封锁 。同盟会将起义的消息刻在木板上 , 投入江中 , 加快了起义进程 。
成都当时的“水上电报” , 多半都是从“合江亭”发出 。因为这里地处两江之口 , 送邮件十分方便 。因此又有“合江亭水上电报救成都 , 成都杀赵轰动震惊全国”之说 。
其实“水上电报”本不是成都人发明的 , 它最早出现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中 。1863年7月 , 驻守在南京的太平军被清兵围困 , 就用木板入水传书的形式向下游驻守在苏州的英王陈玉成求救 。后来这种水上传书的方式又被“船帮”、“青帮”、“红帮”所用 。
成都|【锦官故事】“水上电报”是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到了后来 , 交通、通信等都发达了起来 , “水上电报”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但“合江亭水上电报救成都”的事 , 至今都常被老成都人提起 。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 若已获授权 , 请注明“来源:成都方志” 。
【成都|【锦官故事】“水上电报”是怎么来的?】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南波万
图文校对:汪洋
技术支持:毛声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