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天气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有多重要?

作者:寒默
最近的热门影片《长津湖》让不少军迷过足了瘾,再一次引爆了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话题 。今天本文则从天气这个视角带来解读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
极寒天气
【志愿军|天气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有多重要?】相信看过《长津湖》的朋友们,对长津湖战役所经历的极端严寒天气印象深刻 。那年的朝鲜冬季,气温降到60多年以来的最低值 。零下40几度的低温对于东线作战的志愿军来说,尤其是对于匆匆入朝,来不及更换冬季军装,仍然穿着秋装或薄棉衣的志愿军第9兵团将士们来说,无疑是一场残酷的严峻的考验 。
这场战役结束后,志愿军9兵团冻死冻伤的人数近3.3万人,而战斗伤亡不到2万人,非战斗减员是战斗减员的约1.7倍,这组数据足以证明,严寒的恶劣天气才是志愿军最大的敌人 。对于从南方紧急抽调入朝的9兵团来说,对北方气温认识的不足,是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的最大因素 。
志愿军|天气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有多重要?
文章图片

莫斯科战役中的苏联红军
在我国古代的《孟子》一书中提到的「天时、地利、人和」,说的就是影响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这里的「天时」指的是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把「天时」作为决定战争成败的三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借东风,破曹营
既然说到天时,就不得不说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虽然三国演义是小说,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参与赤壁之战,更没有借东风火烧曹营,真正打败曹军的是周瑜、黄盖的东吴将士 。
但相似的历史经历告诉我们,天气对战争成败结果的影响真的颇为重要 。无数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在战争被天气所左右的一方注定会吃大亏,而像周瑜、黄盖等善于巧妙利用气候条件的一方,往往会使出出其不意的手段,令对手措手不及,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战争结果 。
志愿军|天气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有多重要?
文章图片

曹操,电视剧剧照
曹军初到江南,兵士又大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性,「地利」已失;曹操疑心很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误杀了已为己用的水军降将,更令众降将士胆战心寒,离心离德,失了「人和」;而曹操等人没有在长江流域生活过,不知晓冬季的江面也会常刮东风的,被黄盖的一把火烧的丢盔卸甲,也就没了「天时」 。
通常决定战争成败的最重要的三要素,曹军一个都不具备,凭什么能赢呢?曹操没有被消灭,还带着他的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北方,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
跨海作战
在内陆地区作战,不了解作战区域的气候特点,还只是吃点亏,大不了损兵折将,吃个败仗而已 。可一旦涉及到跨海作战,如果吃了不了解海洋气候特点的亏,那可不仅仅是战败这么简单了,毫不夸张地说,很容易全军覆没 。来看看下面两个经典战例 。
志愿军|天气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有多重要?
文章图片

忽必烈
元朝,是曾经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其统治的疆域面积为历朝最大,连现在的欧洲大部和俄罗斯都曾是元朝的领土 。当基本上完成了一统中原的霸业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当时的元朝最高统治者忽必烈,将征服的目光瞄向了日本,在日本拒绝称臣纳贡,尤其是斩杀元朝使者的错误行动之后,忽必烈下令东征日本 。
可惜的是,靠娴熟的马背技术夺得天下威震四方的蒙古人,对海洋及海洋的气候特点缺乏清醒的认识 。先后两次东征日本,其庞大的船队均被海上台风所击溃 。
据史载,元朝两次东征日本渡海作战的时间,都是在日本台风频发的季节,在当时的科技水平和造船技术,台风对船只安全是非常巨大的威胁,必须事先停在港口躲避风浪 。对于这一切,元军事先并不了解,更毫无准备,选择在错误的时间,在未搞清楚日本海域气象条件的情况下贸然跨海作战,终因大自然的力量,搞得两次跨海作战的军事行动,基本上以全军覆没的惨重失败而告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