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严苛测试+硬核拆车+跨界直播,长安用240小时只做了一件事

9月30日,“UNI-K240小时超级任务”圆满收官。经历了10昼夜不间断严苛测试,UNI-K车况如何?长安汽车用一场“硬核拆车”给出了答案。
从240小时极限行驶测试到最终的耐力拆解评析,长安汽车进行了全程同步直播,从9月20日9:30开始,到30日16:00结束时,共有189万+人次通过长安汽车官方抖音账号UNI星球进行观看,点赞量超2762.1万;长安汽车视频号累计观看人数达到23.3万+,累计点赞量17.7万+。
中国消费者|严苛测试+硬核拆车+跨界直播,长安用240小时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插图
“UNI-K240小时超级任务”挑战进行时
在240小时极限行驶测试中,长安UNI-K累积行驶17763公里,期间,除了必要的加油、车辆保养、驾驶员轮换,测试车始终处于行驶状态。这样的行业测试此前并不常见,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拆解一辆刚刚连续工作了10天的测试车,如临一场结果未知的大考。
中国消费者|严苛测试+硬核拆车+跨界直播,长安用240小时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插图
UNI-K测试车开往拆车现场。经过240小时昼夜不间断行驶,测试车的进气格栅沾满了污渍和蚊虫
历久弥新,卓越“机械素质”一目了然
这场大考的“监考员”是来自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第三方机构的工程师,他们对测试车辆的动力总成、底盘进行了拆解,随后,两位重量级嘉宾来到现场,通过对比测试车辆拆解部件与全新配件的差异,对UNI-K的“机械素质”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析。
中国消费者|严苛测试+硬核拆车+跨界直播,长安用240小时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插图
工程师进行新老配件对比评测
作为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整车测评部主任,徐磊有着多年丰富的整车开发经验。在他看来,UNI-K能够成功挑战240小时极限行驶测试,很大程度归功于“蓝鲸动力”的核心技术。
“这一代蓝鲸2.0T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采用了全新的缸体缸盖平行冷却技术,通俗地说就是分别对缸体、缸盖进行冷却优化。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避免因高温引起的燃烧爆震,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现场的另一位嘉宾、知乎著名技术类博主钱尧一(知乎账号@天马行空),对拆解的火花塞、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部件进行了积碳检测,通过还原发动机燃烧模型得出结论:“350bar高压直喷系统、燃油三次喷射等升级燃烧技术,让这款发动机拥有出色的燃油雾化表现,你可以理解为,它天生不容易积碳。”
中国消费者|严苛测试+硬核拆车+跨界直播,长安用240小时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插图
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整车测评部主任徐磊(居中)、知乎著名技术类博主钱尧一(右一)现场解构“蓝鲸动力”
此次耐力拆解评析环节共涉及发动机积碳、气缸内壁划痕、机油杂质、冷却系统异常、变速箱油状态、底盘磨损与渗漏、转向系统异响与虚位等多项检测。嘉宾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直播间里的长安用户、粉丝一起深度探索了一款量产车核心部件的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而这也正是长安汽车举办“UNI-K240小时超级任务”的初衷。
一场并不轻松的直播,一堂汽车生活必修课
事实上,连续240小时不间断行驶、需要一定知识储备才能看懂的“拆车”,无论对于活动组织者、参与者,还是观看直播的网友,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要真正评测一款车的“机械素质”,没有捷径可走。
中国消费者|严苛测试+硬核拆车+跨界直播,长安用240小时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插图
相比新奇的噱头,这场并不轻松的行业测试给出了更令人信服的结果
“长安这测试也太技术控了,不过自主品牌想干大事儿就得有这股踏实劲儿。”这条网友留言道出了此次“超级任务”的意义。240小时超长跨度的不间断行驶,使车辆的机械磨损、油液温度长时间处于非常工况,对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底盘、变速箱、差速器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这种考验,才是对普通消费者具有参考价值的测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