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如果韩信听从下属的建议,自立为王,能否打败刘邦?
引言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尽惊 。始知真国士,元不论群情 。楚汉关轻重,英雄出战争 。何能避菹醢,垂钓足平生?——《吊淮阴侯》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让人非常可惜的人物,他们通常有着很强的能力,人生的发展也很顺利,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他是一个天资卓越的人,而且深受东吴的重视,非常不幸的是他遇到了诸葛亮,一辈子都被压着,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话:既生瑜,何生亮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周瑜没有碰到诸葛亮,他的人生会怎么样?有没有可能会就此改写?
文章图片
第三次发生在刘邦击败项羽,准备建立汉王朝的时候 。又有谋士找到了韩信,他们认为刘邦会像秦始皇那样当皇帝,而不是像项羽那样只当一个“霸王”,所以迟早会收拾这些异性王 。事实证明,谋士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刘邦稳定局面后,立刻就对异姓王下手了,但韩信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能他觉得仁义的汉王不会做这种事情,再次拒绝了此建议,安安心心当自己的异姓王 。
文章图片
第四次发生在刘邦对异姓王下手的时候,这也是谋士们最为焦急的时刻,他们很清楚的意识到,韩信要倒大霉了,于是大家联合在一起去劝告他 。但韩信的态度和前三次是一样的,选择相信刘邦 。从如今的角度来看,韩信当初的想法有一点道理,刘邦的确没有对他下手,下手的是吕后和萧何,可是没有刘邦的应允,这两人敢对汉朝第一异姓王下手吗?很明显这是刘邦默许的 。
文章图片
【韩信|如果韩信听从下属的建议,自立为王,能否打败刘邦?】三、结语
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韩信如果听从了谋士的建议,结局会改变吗?从上文的介绍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他在前两次劝告的时候就做下决定,结局必然不同,势力也会改写,如果是后两次做下决定,那就不好说了 。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时候,刘邦的实力还很弱,韩信如果在这个时候反水,刘邦要倒大霉 。
文章图片
第三次和第四次的时候,刘邦的实力已经得到了长足长进,韩信即便举旗造反,也有很大的概率被镇压下去 。特别是第四次的时候,那时的韩信都已经不是王了,而是淮阴侯,手下也没有兵权,只是他在军中有极高的威信,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造反,基本成功不了 。韩信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犹豫之中,葬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
结语:
总的来说,韩信是非常可惜的,他领兵作战的能力,在我国历史上至少可排进前五,最终却落到了这样的一个结局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韩信的做法又是正确的,那时的天下已经战乱了太久太久,早点统一才是最好的事,如果他当初选择了造反,天下将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乱之中,百姓们必然过得民不聊生 。
参考资料:
《吊淮阴侯》
《汉书》
推荐阅读
- 京东|刘强东曝出“王炸”,如果成功可能成世界首富,连马云也没有想到
- 卡顿|手机被监听后,3种“信号”藏不住!专家:如果出现,请尽快杀毒
- 京东商城|刘强东手中“王牌”浮出水面,如果成功他将成为世界首富?极有可能
- 首富|首富又将“洗牌”?刘强东曝出“王炸”,如果成功或将成世界首富
- gmv|爆发的即时零售,长期主义的胜利
- l如果Sci-Hub胜诉,对全球科研意味着什么?
- 中国产品|占比高达75%!大批中国产品一夜间从亚马逊撤回,美成为最大赢家
- S焦点分析 | saas
- 物流|如果在将来有一天刘强东成为了世界首富,那请你不要惊讶
- 百度|人机共生时代,百度Create「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