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国:造成蜀中无大将主要责任在谁?

本文由:半卷书 原创创作
有句话叫作“蜀汉无大将 , 廖化充先锋” , 意思是蜀汉国后期到了无大将可用的地步 , 只能让廖化这样一般才能的人冲在前面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一般认为 ,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事必躬亲 , 因为他的亲力亲为反而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又因为他自己能力很强 , 因此对别人的要求标准很高 , 所以一般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 在用人上“求全责备” , 这就是他死后人才凋零的原因所在 。
【三国|三国:造成蜀中无大将主要责任在谁?】廖化是不是平庸之将?诸葛亮对于蜀汉国人才的凋零有没有责任本文不做讨论 , 只能说 , 蜀汉国后期人才缺乏的主要根源在于刘备 , 其主要责任也在于刘备 。
三国|三国:造成蜀中无大将主要责任在谁?
文章图片

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待这样的事情 , 也许会认为当时的人太势利眼了吧?但我们不能用今天人的思想意识来要求古人 , 私有制时代就是这样 , 官位意味着名誉和收入 , 封侯意味着人生价值的充分体现 , 要不然为什么会有“光宗耀祖”和“封妻荫子”等说法!作为臣子 , 赵云要学霍去病 , “匈奴未灭 , 无用家为”是值得赞赏的 , 但你刘备却不应该这样想 , 你这般吝啬 , 人家凭什么要跟着你?你自己一心想当汉中王 , 进而当皇帝 , 为什么就不知道臣下也会要荣誉地位?诸葛亮劝刘备当皇帝引用过耿纯一句话 , “天下英雄喁喁 , 冀有所望” , 就是说天下的人才仰慕你追随你 , 也是希望有所得到的 。诸葛亮还说:“士大夫们长期追随您不辞艰辛劳苦 , 也是想建立微小的功劳罢了 。”你不这样做 , 人才就将“各自离去 , 另投新主” 。所以说 , 刘备的不封侯造成的后果 , 一是没有吸引力 , 不会有大量的人才涌入 , 二是没有动力 , 形不成人才有力的成长环境 , 这才是日后人才断档的最主要的原因 。
三、夷陵之战蜀汉将领损失惨重
尽管如此 , 由于荆州的分裂 , 刘备还是得到了一部分优秀的荆州士子 , 但是夷陵之战的失败 , 刘备全军覆没 , 一大批中坚力量也随之消亡 。比较有名的有马良、冯习、张南、傅彤、程畿等等 , 黄权也因为归路已断归属了魏国 。此战过后 , 除了魏延以及他的汉中部队 , 整个蜀汉国的官员及其军队几乎就要重建 。可以说 , 这次人才的损失 , 同样是十分惨重 。
三国|三国:造成蜀中无大将主要责任在谁?
文章图片

总起来说 , 造成蜀汉国后期人才的极度匮乏 , 根源在于刘备 , 主要责任也在于刘备 。至于诸葛亮的责任 , 应该是次要的 , 因为在他执政时期 , 三国鼎立之势已经形成 , 国家的形成意味着人才的固定 , 或者说流动的渠道已经大大减少了 , 他就是想招揽 , 也没有这个条件了 。至于从内部发掘 , 蜀地偏僻 , 同样不具有中原的优势 , 颇有点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