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腾讯阿里你学不会:中小企业想战投独角兽?有钱也不行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作者:李新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国内商业史上,有这样一幕反复被提及:当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谈判进行到焦灼之时,两家的管理层分别在两个房间,给腾讯刘炽平和阿里蔡崇信打电话。
谁是真正的谈判话事人不言自明。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对此有过感慨:“我们只是凡人打架,背后的巨头才是神仙。”
“神仙”的具体形象,是以腾讯、阿里投资队伍为代表的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风险投资)。鉴于“腾讯系”、“阿里系”投资影响范围之广,CVC一度被视为“巨头的游戏”。
但如今,在“神仙”的疆域之外,一批非巨头背景的CVC已悄然登场。
年轻玩家方面,元气森林、茶颜悦色、小红书、泡泡玛特早已涉足VC市场,即使它们本身还处于青春期。而另一端,现年75岁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67岁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进军VC的消息,也令外界对实业老兵的转型感慨不已。
列表还可以继续拉长。以餐饮行业为例,九毛九、西贝莜面村均有对外投资记录,尽管他们看上去十分传统。
趋势很明显,CVC早已不是互联网巨头的专属武器。但做实业和做VC毕竟是两件事,后者有其专业门槛,资金量、行业资源和团队专业度都决定着CVC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当前“VC内卷”、资本巨鳄和互联网巨头们掌握绝对话语权的环境里,中小玩家的空间似乎不多。
核心问题其实是:为什么企业都开始做CVC?他们能不能做成?残酷的资本丛林里,中小CVC该用怎么样生存法则来谋得一席之地?
CVC成为标配?据「真探」从VC投资人、企业战投人士处了解到的情况,企业做CVC,驱动力无非两种:财务回报和业务布局。至于怎么做,得看企业本身的投资能力和投资出发点:
- 公司账上/创始人手头有闲钱,但内部缺少专业投资团队,那么成为专业投资机构的LP是一种选择。如果公司有钱有能力组建投资团队,那么自己直投就变得可行,公司可以做一些强业务协同的布局,账面上的钱也有更好的去处。
- 在此基础上,如果公司和创始人拥有足够的市场声量,那么可以出来做GP,用外部的钱而不是公司的钱做投资。
- 更高阶的状态是,内部投资团队已经相当成熟,这时CVC会把钱投给其他基金做FOF(Fund of Funds),把触角伸向更多赛道。
CVC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回报?头部玩家的成绩单是最直观的参考。腾讯财报显示,整个2021年上半年,投资给腾讯带来了400亿元的利润,其中二季度投资收益达到约208亿元,相当于同期净利润的近一半。此外,疆域广阔的投资版图既为腾讯完善产业链布局,也为其在诸多领域构筑起竞争护城河。
不过,能把投资做到如此境界的玩家屈指可数。相比巨头广阔的投资版图和复杂架构,巨头之外的CVC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规模都要逊色不少。
相对应的,他们的投资方式没那么复杂,投资标的也相对较少。
梳理投资版图可以发现,巨头之外的CVC的投资目的主要是围绕公司业务进行补缺、夯实或者拓展。比如,泡泡玛特的投资标的主要围绕潮流、动漫、二次元等与年轻人相关的品牌;内容平台小红书则青睐在平台上走红的品牌;喜茶、茶颜悦色的投资聚焦饮品赛道,九毛九、西贝则分别投了一些餐饮品牌。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